综合新闻
设计学院举行设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评审会议
2019年11月22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评审会议在徐汇校区召开。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谭浩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炜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段卫斌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支锦亦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王红江教授等应邀参加评议小组。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韩挺,设计系主任张立群、专业主任赵明、骨干教师戴力农、萧冰、宋东瑾,教务办彭术连、徐畅等参加评审会议。会议由设计学院设计系副主任孔繁强主持。
韩挺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专家组对设计系三个本科专业及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张立群介绍了设计学院与设计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宋东瑾、萧冰、赵明分别从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体系等方面,对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方向)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汇报。
与会专家听取汇报、查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后,充分肯定了设计学本科培养方案修订成果。专家一致认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方向)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清晰准确,各专业培养目标既符合学校和学院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也符合当代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各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定位非常一致,各类课程模块比例合理,各专业课程衔接较好。
针对19版培养计划征求意见稿,各位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谭浩教授建议深化课程体系中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构架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表达。于炜教授建议设计类培养方案更多考量科技融合、古今融合、东西融合、虚实融合、知行融合、现代与未来的融合。段卫斌教授建议课程体系设置应进一步凸显上海交大“智造”学科特色,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支锦亦教授建议课程体系中强化核心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王红江教授建议培养目标与招生方式与招生对象应进一步契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还应更多关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更多采用翻转课堂、垂直工作坊、浸润式学习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在评议培养计划的同时,5位院长也交流了各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和经验。湖南大学的5+1人才培养模式、华东理工大学的米字型人才培养模式、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的跨学科教学探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课程包理念及对设计技术能力的培养等,对于本学院设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修订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