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志行支教团赴西昌市礼州中学开展联合支教
7月14日到8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志行支教团的同学们远赴四川省西昌市礼州镇,展开近1个月的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同时参与支教的还有西昌学院的同学们。本次支教活动由安泰学院、农生学院等14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学共同参加,得到了校团委、上海交大西昌基地、西昌学院等的大力支持。
从上海交通大学到四川省西昌市礼州镇,支教团的同学们越过2387公里,跨过山河湖海,只为和礼州中学的孩子们相遇与相识。
课程安排以一周为单位计划,由团长和成员沟通协调得出。每天有一位班主任轮流负责班级事宜以及协助其他支教团成员的课程教学。
6:30的晨跑、7:20的早读由当天的班主任带领展开,礼州中学同学们的晨跑精神面貌以及早读的琅琅书声给支教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午安排一共五节文化课,涉及的知识广阔,涵盖大学课程到高中课程,具体的科目有海洋学、物理学、时事政治、历史、地理等。支教团成员排课时就文科、理科的课程进行了合理的搭配,目的在于引导礼州中学的同学们培养对于文化知识的兴趣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支教团成员也就自己高中的学习经验、大学多姿多彩的学习和生活与礼州中学的同学们分享。下午安排四节课外素质拓展课程,包括分享课、体育课、舞蹈课、音乐课等,旨在拓宽礼州中学同学们的眼界和视野。晚上的晚自习时间,支教团会给同学们播放有启迪意义的电影,或者在操场上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其中让支教团成员印象最深刻的是和礼州中学的同学们一起围成圈、手牵手跳达体舞,通过舞蹈能够得以领悟彝族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支教团成员和礼州中学的同学们打成一片,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同时,支教团成员一直致力于引导礼州中学的同学们开拓视野,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面对客观存在的教育资源差距,能够更加勤奋努力,走出凉山州,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支教过程中,支教团成员也对于礼州镇的传统村落建筑和文化遗产进行了实地调研。支教团成员们通过调研对当地的村落概况、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古村落传统格局保留程度、村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等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这一次的支教活动,支教团成员们有机会走近彝族文化,欣赏它与汉族文化区别又交融的魅力,感受异彩纷呈却又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文化。
这一次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对于志行支教团的成员们来说是充足且有意义的。支教团成员身体力行在做的是为大凉山的孩子们推开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户,让阳光洒进来,照亮他们的梦想。通过由学生到老师这一身份的转化以及对艰苦生活环境的克服,支教团成员们得到更多自身能力上的提高和个人品质上的锤炼。同时,这一次支教活动也激发了支教团成员们对于公益活动的热情,有更多同学立志于为祖国大好河山奉献青春,服务人群。
期间,我校还派出位同学参与了为期一周的“红丝带”活动。此次活动的目标是立足凉山实际,充分发挥青年力量,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助攻全面小康。
两位同学积极参与、配合支教队伍的工作,不仅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也与西昌学院的老师同学们一道为推动西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对西昌地区的认识,意识到脱贫攻坚的任务非常艰巨,需要长期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也与西昌学院的老师同学们构建了深厚的友谊,进一步密切上海交大与西昌学院的联系,为凉山彝族自治区打好脱贫攻坚战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