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肯尼亚吸引外资法律环境评估及改进建议”团队赴肯尼亚开展社会实践

7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肯尼亚吸引外资法律环境评估及改进建议”项目实践团队抵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始为期一周的社会调查。实践团员包括毕文轩等10位博士、硕士和本科学生,分别来自凯原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凯原法学院副教授徐小冰担任专业指导教师,交大团委双创部部长冯沸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凯原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养波任领队。

图片15.png

初到非洲,全新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给实践团全体成员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撼,也不断开阔着大家的视野和思路。带着新的思考,实践团迅速开始了调研工作。29日,实践团赴特福(肯尼亚)陶瓷厂调研。特福(肯尼亚)陶瓷厂距离非洲东部最繁忙的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60公里,坐落在一片典型的热带草原上,是非洲最大的陶瓷厂。特福(肯尼亚)陶瓷厂由中国民营企业广州森大和科达洁能共同投资并合作共建,每天可生产建筑瓷砖6万平方米。目前特福陶瓷已在加纳、坦桑尼亚等国家分别建设了陶瓷工厂,未来将覆盖整个非洲。

抵达特福(肯尼亚)陶瓷厂后,实践团全体成员冒着车间的高温参观了总长达一公里的流水生产线和非洲最大的高温烧制炉。流水线全部设备由中国生产和引进,使用清洁能源并具备高规格的污染处理技术,能够在两个小时以内完成制坯、上釉、喷墨打印、高温烧制、打包分拣等一系列流程,神奇地将以泥土为主的原材料变成美丽的瓷砖。因为生产工艺先进,特福陶瓷质地优良,价格适中,受到广泛欢迎,牢固占据当地陶瓷市场80%以上。

实地参观后,实践团与公司总经理李瑞钦、厂长王刚、技术总工周新来、总经理助理(法务)NDETTO MBALU、行政经理罗嘉等高管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据李瑞钦介绍,特福(肯尼亚)陶瓷厂建于2016年,从破土动工到完成厂区建设投产仅用了8个月时间,充分展示了“中国速度”。建厂初期,当地基础建设非常薄弱,和随处可见的草原没有两样,建设者们自己拉电线,打水井,修桥铺路,以艰苦奋斗、自立更升的精神解决了“三通一达”的问题。同时,坚持人才本地化策略,流水线工人实现全部本土化,管理层岗位本地人已超过三分之一。近几年,工厂直接使用本地工人达1500人,促进间接就业超过2000人,企业员工收入在本地属于高收入水平,同时提供社会保险,工作午餐等福利待遇。为了逐步提升本地员工的技能水平,企业专门有针对性地定制系统的培训课程,包括组织员工到中国参观等。同时企业通过捐赠,帮助本地建设学校、加强基础建设,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等。在当地文化教育水平低下,失业率超过50%的恶劣条件下,特福(肯尼亚)陶瓷厂除帮助本地提升就业和生活水平,提高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当地的年青人提供一个谋求向上发展的人生机会。

图片18.png

围绕“肯尼亚吸引外资法律环境评估及改进建议”主题,实践团成员分别从外商投资、土地、环境保护、劳动纠纷、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与公司高管们进行了深度交流。高管们就相关问题一一解答,并结合在肯尼亚多年的工作经历,为实践团详细介绍了肯尼亚的外商投资相关情况,实践团成员们折服于中国民企在勇闯非洲过程中的奋进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企业在肯尼亚投资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制度问题。大家纷纷表示,将针对外国企业在肯尼亚投资所遇到的问题,结合专业特长,进行深度的追踪研究,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以对来肯尼亚发展的外国企业特别是中资企业有所帮助。

图片19.png

座谈会结束后,徐小冰、张养波代表实践团向李瑞钦总经理等赠送了学校纪念品,并表达了诚挚谢意。李瑞钦总经理也向实践团成员发出邀请,欢迎实践团成员再次到肯尼亚或者位于中国广州的总公司实习实践。实践团成员分别从外商投资、土地、环境保护、劳动纠纷、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与公司高管们进行了深度交流。高管们就相关问题一一解答,并结合在肯尼亚多年的工作经历,为实践团详细介绍了肯尼亚的外商投资相关情况,实践团成员们折服于中国民企在勇闯非洲过程中的奋进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企业在肯尼亚投资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制度问题。大家纷纷表示,将针对外国企业在肯尼亚投资所遇到的问题,结合专业特长,进行深度的追踪研究,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以对来肯尼亚发展的外国企业特别是中资企业有所帮助。

通过本次调研,尤其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深度访谈,实践团掌握了大量中资企业在肯发展的、珍贵的信息和案例材料,为实践团后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充实的信息支撑。实践团成员在实践调研的中国企业家们身上,也感受到了艰苦创业、持之以恒的企业家精神,让同学们对中非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等有了更多的认识。

图片20.png

作为交大第一个走进非洲的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们在专业调研的同时,也学习到不同的国情、民情,感受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接下来,实践团还将赴联合国环境署、肯尼亚投资局、中国大使馆、内罗毕大学法学院及相关企业等展开更深入的调研,同时也会更多地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做到真正的“行万里路,知世界情”。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肯尼亚吸引外资法律环境评估及改进建议”项目实践团队
校团委
包宸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