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青春白山行·奋进新时代”

上海交通大学国情研习社赴长白山实践团在吉林临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19年7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国情研习社赴长白山实践团来到吉林省临江市,参加2019年“青春白山行·奋进新时代”百所高校进白山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国情研习社成员郑艳儒、林云鹏、钟颖、宁梦华,通过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深入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190731_173317_585.png

一、生态白色、绿色转型

目前白山市正加快构建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大服务、大文化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打造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绿色产业格局,实践团成员们走进白山市的中国传统村落——夹皮沟村,调研当地产业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对村干部的访谈和村民意愿调查,计划为夹皮沟村打造集生态农业、农事体验、餐饮住宿、观光休闲、艺术采风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规划方案。

 

20190731_173346_231.png

20190731_173346_719.png

20190731_173346_192.png

7月17日-7月20日期间,实践团成员参观调研夹皮沟村的黄烟种植地、蓝莓产业基地,与种田大户们深入交流,了解夹皮沟村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同时关于夹皮沟村未来产业的发展采访了当地村干部和群众。

夹皮沟村支部书记周宗霖介绍,“目前夹皮沟村人均年收入约在3万元左右,村内劳动力充足,以黄烟、蓝莓、蜂蜜养殖业为主要的经济产业。现在夹皮沟村为了建设美丽乡村转型发展,计划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

20190731_173544_623.png

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分别走访了六道沟镇的宝山村和火绒沟村,通过借鉴其他村镇的发展模式探索出适合夹皮沟村的发展道路。宝山村通过采用党员带动群众致富的方式,大力发展蓝莓种植业,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火绒沟村书记立足于村庄实际情况,带领乡亲们发展原始村落旅游业,提高了居民收入和生活满意度。

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基层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献精神,也感受到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红色记忆、薪火相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上海交通大学赴白山实践团的成员通过参观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重走抗联路,回顾红色历史,传承红色记忆。

20190731_174229_745.png

 20190731_173703_444.png

7月16日,实践团成员参观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通过系统了解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斗场面,深刻感受到了老区人民奋勇向前、参军参战的无私奉献精神。此外,馆内讲解员还为我们介绍了两位不同时代的临江英雄。抗战期间的英雄是保家卫国,舍身取义,没有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就不会有新中国的成立,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在新时代,消防战士是新的奋斗英雄,他们“逆火而行,向火而生”,面对困难危险从不退缩,是美丽中国、中国梦建设路上的无私奉献者。

 20190731_173716_637.png

7月20日,实践团成员在火绒沟村书记和民兵营营长的带领下,重走了一段当年八路军东北抗联的道路。实践团成员们通过重走抗联路,重温曾经那段东北抗日联军在火绒沟村的深山密林中与敌军周旋的历史,缅怀为新中国在战火中诞生以及七十年来壮阔发展所作出贡献的无数前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在建国七十周年的今天,我们享受着烈士们、先辈们创造的幸福生活,就更当忆苦思甜、瞻仰历史、重温信仰。

三、政策宣讲、理论宣传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实践团在夹皮沟村新文明实践站,进行了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主题的理论宣讲。

7月17日,实践团成员通过对习总书记关于爱国奋斗精神讲话的回顾,同时结合上海交通大学老学长、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的获得者钱学森,从钱学森的学术经历、五年艰辛回国路及归国后十年两弹成的故事,向大家生动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工作者钱学森爱国奋斗的故事。最后,联系当前时代背景,队员通过中美贸易战、华为5G技术,向大家讲述了我国目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190731_174332_181.png

通过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对当下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也看到了基层党员和干部们对农村发展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奉献,感受到我国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生逢强国时代,肩负国家使命,实践团成员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当代青年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立志提高自身能力,为祖国发展、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四、实践成员感悟

在调研的这一周里,我感受到基层干部们的无私奉献和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夹皮沟村村书记为带动家乡人民致富,主动到外地联系黄烟收购商、开拓市场;宝山村书记鼓励党员们先冒险,摸着石头过河,成功带领党员们为村民开拓了一条新的致富路;火绒沟村书记放弃了原先高薪的岗位,回到家乡,帮助乡亲们发展旅游业。他们在基层一线为农民们的致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是因为有这些和千千万万个基层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乡亲们的脸上笑容才会越来越多,我们今天看到的基层农村才会有昂扬向上的生机和活力,对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我们才会觉得指日可待,充满希望。

——郑艳儒

通过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我不仅对当下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也看到了基层党员和干部们对农村发展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奉献,感受到我国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生逢强国时代,肩负国家使命,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当代青年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立志提高自身能力,为祖国发展、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林云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点。就此次社会实践而言,我们走访了三个村庄,每一条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各有不同,皮夹沟村的黄烟、宝山村的蓝莓,火绒沟村的乡村旅游。但存在的共同点是每一条村子都在努力挖掘资源,大力开拓或深化产业发展,竭尽全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我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都充满着期待与信心,我也希望我们实践团队能总结好实践成果,在他们发展道路上贡献我们的一份智慧。

——钟颖

在六道沟镇调研的一周,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建国70周年以来乡村发生的变化。在国家政策的支持指引下,基层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以及乡民百姓的配合下,六道沟镇的夹皮沟村、宝山村及火绒沟村纷纷走上了产业支撑的发展道路。夹皮沟村黄烟闻名全国,宝山村蓝莓远销各大省份,火绒沟村旅游业发展潜力无限。各个村落的发展因地制宜,极具特色。在乡村振兴的政策引领下,我相信他们距离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的目标指日可待!

——宁梦华


上海交通大学国情研习社
校团委
包宸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