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海外教育学院率学员代表探望受助“先心病”患儿

2019年7月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姚奕、理事长严良瑜、校友事务总监丁洁、海外教育学院国学联谊会名誉会长沈焱、会长洪善银、副会长徐立东、校友办主任助理沈沧娟等代表一行来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小儿心外科住院部,在医院副院长范小红、小儿心外科主任王晓舟的陪同下,一起探望了由海外教育学院校友发起的上海交通大学“心”基金捐助的云南大理洱源来沪接受慈善手术的贫困患儿,师生代表一行关切地询问了孩子们的术后情况。

“心”基金由校地方合作办牵头,海外教育学院校友发起并主要募集,在学校、政府、医院的共同协作下,为患儿家庭提供交通、食宿、手术等全程免费且无忧的“助医”过程。2014~2019年连续六年,累计救助贫困家庭患儿68人,平均手术费用4万元。经过多年的努力,洱源地区儿童“先心病”得到了全面的干预和控制。此次来沪的10名患儿有6名白族、彝族儿童。10名患儿中最小的半岁,最大的6岁,于6月23日抵沪后入住胸科医院小儿心外科病房,并于6月24日-27日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于6月28日陆续开始手术。

在胸科医院小儿心外科病房里,已经完成手术的患儿恢复的很好,他们有的害羞,有的热情,有的好奇,一张张小脸充满着朝气。学院领导和校友们还给孩子们带来了玩具、水杯、零食、红包等礼物,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拆开礼物的同时,家长们握着学院领导和校友们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谢,感谢海外教育学院校友的爱心捐助让孩子们得到及时和免费的治疗。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重获新生,校友们表示为能参与这项公益事业而感到自豪。

随后,胸科医院副院长范小红、主任医生王晓舟向大家介绍了4月底深入洱源地区为几百位儿童进行义诊筛查的过程,并选出其中十名贫困患儿送到上海来医治。在这批患儿中有几位手术非常复杂,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胸科医院专家们多次会诊出具方案。校友代表和患儿家属代表对胸科医院医护人员技术精湛、工作热情饱满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希望胸科医院越办越好,能造福更多的心脏病患者。代表们也对学校、医院在“心”基金管理上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心”基金不仅建立了一个开放的公益资金投入机制,同时也将定向捐赠--义诊筛查--手术治疗--医院探望--复诊回访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每进行一个救助项目,都同步向捐赠人发布受助儿童的家庭情况、病情报告、治疗费用明细等信息,接受全方位监督,过程和效果全透明。

云南大理洱源县是上海交通大学对口帮扶地区,2018年洱源地区率先脱贫。自2014年以来,海外教育学院积极配合学校地方合作办工作,在地方合作办的牵头下,海外教育学院围绕学校提出的“心行梦恒”四个基金,从助医、助学、助教、助商四个方面进行支持。除以上“心”基金多年持续取得良好收效外,其他项目包括:

“梦”基金助学15万元用于洱源一中10名优秀的贫困生顺利完成三年高中学习,首批受到资助的10名学生在2019年高考中成绩全部过了一本线。据悉,2019年“梦”基金的主要资助人郭甫强校友将继续对洱源一中的贫困生开展第二批10名为期三年的助学活动;《美育西南》公益项目捐赠10万元为云南山区孩子订阅“美术报”,送去艺术启蒙教育。

“行”基金由艺术家为云南山区八所学校的孩子开展“山间一堂课”,对当地老师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据悉,2019年将启动体育、美术、音乐方面的乡村走教教师计划,在师资提供上给予洱源持续的支持。

此外,通过海外教育学院校友企业与洱源的资源对接,促成校友企业“康品汇”60多家商超在洱源农产品的采购,以及帮助云南省建立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云品荟”的开发,海外教育学院连锁联谊会校友企业参与洱源漾濞县古核桃树拍卖等“助商”活动,推动洱源县农产品真正“走出去”。

云南大理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定点帮扶地区,海外教育学院将继续积极配合学校地方合作办,推动校友为云南大理地区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承担一流高校应有的社会责任。

海外教育学院
海外教育学院
刘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