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举办2019年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
诗意人间四月天,书香南洋学子吟。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围绕“学在交大育英才,七十华诞启新篇”主题,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联合校内外相关部门,共同举办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世界读书日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并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指导下,成为2019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于4月23日中午在图书馆主馆一楼大厅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常务副部长陈贤峰,出版社社长李芳,学生处处长侯士兵,图书馆馆长陈进、党委书记董玉山,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黄朝荣,人文学院副院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丁晓萍,工会副主席罗莹,“交大-江川”学区办主任倪梅,双江小学校长顾震,图书馆其他馆领导,以及“教书育人”一等奖获得者乔忠东、陶庆,“管理服务”一等奖获得者潘卫,江川学区中小学师生代表、交大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陈进首先对各位领导、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发布了《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读者阅读状况分析报告》,“数”说交大学子的阅读状况。报告显示,交大师生喜读历史经典,人工智能和物流等前沿技术,《全球通史》《人类简史》等历史类经典图书深受师生欢迎,《超级软件》等人工智能相关书籍借阅量高居榜首,《动态车队调度问题的模型及优化控制方法研究》等“物流”相关的书籍借阅量一跃而起,多本书首次跻身借阅榜前十。通过对比本科生借阅量数据,发现各年级学生的借阅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大一学生更关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大二学生借阅的专业书籍学科覆盖范围扩大;大三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高峰期,更多阅读经典名著;大四学生更多借阅深入专业类和外语类书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名师领读”对学生阅读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和推动作用。图书馆联合党委教师工作部向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奖教师征集优秀书目,首度从文科、理工科两个角度分别整理成名师荐书书单推荐给在校学生,活动现场还邀请三位名师代表领读,尽显雅诵风范。乔忠东老师推荐了《客寮听蝉》等书籍,他感慨道,读完《客寮听蝉》不仅能感觉到语言的优美,还能领略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更能体会作者的心路历程;陶庆老师推荐了《万古江河》《东京审判》等多本书籍,引用孔子的名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寄语广大学子多读书、多思考;潘卫老师推荐了《乡土中国》《学森颂》两本书,并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学森颂》中的一首诗《飞翔的翅膀》,抒发了对钱学森学长的崇敬之情。三位名师或激昂、或深情、或睿智的领读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听众,现场掌声不断。
随后,大、中、小学生和留学生代表带来朗诵表演,多国语言共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借此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交大密西根学院刘越晗同学悠扬的古琴伴奏,来自江川学区周边16所中、小学的27名学生整齐嘹亮、抑扬顿挫的朗读声响彻图书馆,大学生和留学生们交替使用英、德、泰、意、法语言接力诵读,多语共吟促进中外青年学子的文化交流;以“大手牵小手”的形式传承文化经典,体现了上海交通大学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反哺社会的功能,也是“交大-江川”校区联动平台建立以来的一次成功实践。
在师生代表发言中,人文学院副院长丁晓萍回顾了与图书馆合作开展“多语共吟中国诗——走进唐诗宋词”活动的历程,并表示举办活动的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兴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交大—江川”学区办主任倪梅概述了“交大-江川”学区办成立以来与图书馆合作开展的多项阅读推广活动,她特别提到了陈进馆长为小学生们带来的“天道酬勤——好学通世事”主题报告,这些活动让江川学区的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了高校资源带来的学习体验和成长空间优势。“领读者”学生阅读推广社团社长、来自机械动力与工程学院的文代洲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讲述了他与阅读、与“领读者”的缘分,和他加入社团一年来的心路历程。
现场为第二届“领读者”学生阅读推广社团优秀成员以及在“多语共吟中国诗”音频征集活动中获奖的学生颁奖,出版社为“领读者”社团优秀成员赠送书籍作为鼓励。“领读者”学生阅读推广社团于2017年在图书馆指导下正式建立,两年来坚持以引领校园阅读风尚为目标,积极拓展与校内其他学生组织的合作,挖掘更多符合交大学生兴趣的活动类型。“多语共吟中国诗”活动于2019年3月21日世界诗歌日当天正式启动,活动共收到66份投稿,经专家评审,按大学组和小学组投稿作品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还将联合校内外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依托图书馆文化育人环境和嵌入式文化活动,助力打造铸魂育人的思政“金课”;联合校党委宣传部、上海交大出版社携手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题书展,书香浸润,礼赞祖国;持续推进开展“书之道”精品读书讲座及鲜悦(Living Librar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