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著名德国数学家Claus Michael Ringel做客数学科学学院首期“文俊讲坛”

为深入落实学在交大,引领风气之先,积极培养学生学术志趣,营造学数学、爱数学的浓郁学术氛围,数学科学学院特设立“文俊讲坛”。“文俊讲坛”首期学术报告于4月17日下午在理科大楼6号楼7楼大会议室举行,著名德国数学家、国际数学家大会45分钟特邀报告人、有限维代数的表示理论的奠基者之一、Bielefeld大学教授Claus Michael Ringel受邀作题为《蒙娜丽莎的微笑——摄影棚悖论》的学术报告。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李从明教授、常务副院长肖冬梅教授、学院数学系主任章璞教授、姜翠波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高传勇以及老师学生100多人出席报告会。

2019.4.20.1.jpg

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李从明致辞,他代表数学科学学院热烈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出席“文俊讲坛”,对于“文俊讲坛”启动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在2019年迎来数学科学学院杰出校友吴文俊学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学院特设立以吴文俊学长名字命名的“文俊讲坛”,讲坛以“创新学术,开启未来”为宗旨,定期邀请海内外有影响力的数学家和学者为学生做前沿领域学术报告,尤其注重为本科生提供通识性学术报告,旨在积极培养学生学术志趣,引导同学们学数学、爱数学,鼓励同学们潜心数学,在求知之路上勇于攀登。他祝愿“文俊讲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越办越好,培养同学们的学术志趣,助力同学们的成长发展,推动学院加快迈向世界一流数学科学学院。

01.jpg

2019.4.20.4.jpg

2019.4.20.5.jpg

2019.4.20.6.jpg

Ringel教授以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作引,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画不断等分缩小,但是在8次等分缩小后原图突然重新出现,这似乎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Ringel教授用数学原理证明了原图再现这一现象是必然的,但是再现原图仅需通过8次操作却是十分不平凡的。计算机中的每张图片都是由一些单一颜色的小方块拼接而成(即是通常意义下的“像素”),而上述每次等分缩小的过程均是对像素的一次重排,用数学术语来说即是“置换”。Ringel教授揭示了上述现象背后的数学定理“有限集上的置换的阶必有限”,即同一个置换不断自乘,必在有限次后回到初始状态。Ringel教授又通过doubling映射揭示了为什么上述变换仅需8次。最后,Ringel教授还演示了一些其它种类的置换,并介绍了相关的数学概念和背景。Ringel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精彩内容环环相扣,演讲风格幽默风趣,使原本深奥的数学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充分展现了数学科学的魅力,报告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报告会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2019.4.20.7.jpg

数学科学学院设立“文俊讲坛”,旨在深入落实学在交大,引领风气之先,积极培养学生学术志趣,营造学数学、爱数学的浓郁学术氛围。讲坛以“创新学术,开启未来”为宗旨,定期邀请海内外有影响力的数学家和学者为学生做前究领域学术报告,尤其注重为本科生提供通识性学术报告,播撒下热爱数学、追求学术的理想种子;鼓励青年学子潜心数学,在求知之路上勇于攀登;抓住学生成长的“灌浆期”,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启迪创新思维与研究智慧。

Claus Michael Ringel教授是德国著名数学家,他于1968年取得数学博士学位,1978年任Bielefeld大学教授;他是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数学会首批会士,1983年波兰国际数学家大会45分钟特邀报告人,超过100次被国际学术会议特邀作为大会报告人,数十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并曾任我校访问讲席教授(2010–2016)。Ringel教授是有限维代数的表示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开拓了代数表示论中许多新的方向,影响深远,已发表近200篇研究论文,是SCI高被引科学家。

附Ringel教授讲座的演示文稿https://www.math.uni-bielefeld.de/~ringel/lectures/vortrag-sjtu/

荣石 尚建辉
虞科斐
数学科学学院
顾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