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坚定信仰,永不迷航”

环境学院组织2019届毕业研究生党员赴雪龙号开展远航教育

2019年3月12日,雪龙号载着圆满完成第35次南极科考的队员们,顺利抵达位于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届毕业研究生党员及部分党团学生骨干,在第35次南极科考队员、学院张波教授和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哲的带领下登上雪龙号,开展“坚定信仰,永不迷航”毕业党员远航教育活动,迎接科考英雄凯旋,学习南极精神,为未来的人生道路锚定方向。

1.jpg

张波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水体污染控制,曾在“十一五”、“十二五”包括“十三五”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大型水域水质监测和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在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中,她是赴罗斯海新站考察队员中唯一一位女科学家,主要任务是调研企鹅聚居区的水质要素和环境污染物,助力我国在南极建设首个阿德雷企鹅保护区。

01.jpg

3.jpg

同学们对南极水质与环境污染物调研都非常好奇,纷纷请教实地操作的细节,张波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雪龙号上的海洋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与生物实验室,并讲述了南极科考的重要性及艰苦性。除了工作介绍,她口述的南极记忆也让在场的毕业生党员非常感动。“整理好样品,短暂休息后又继续出发回站区。我都不知道哪里来的力量,或者是真没有指望吧,不得不走,所以也就坚持走下来了。”砥砺奋进的一届又一届科考队员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也是南极环境下的英雄,“爱国、求实、创新、拼搏”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南极科考队员们漫长坚守时所迸发出令人震撼的精神力量,回应着新时代的精神渴求和信念坚守。

4.jpg

02.jpg

陈哲鼓励同学们,环境是一门时代责任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交相辉映的科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召开,开启了新时代环保工作的新阶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美丽中国”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被写进了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写进了“十三五”规划,写进了宪法。作为环境学院的毕业生要勇挑时代重担,以“别无他途”的坚定信念、“久久为功”的务实态度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担当,冲击“卡脖子”的瓶颈问题,推动中国号巨轮在时代大潮里不断劈波前行。

6.JPG

通过本次“坚定信仰,永不迷航”远航教育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到南极科考任务艰巨,更学习到砥砺奋进的南极精神。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会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在未来投入到工作岗位后依然要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相结合,带着“环院人”的初心在未来的工作道路上拼搏奋斗、继续远航。硕士毕业生苏寒瑞表示,日益强大的国家发展离不开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杨俊也有感而发,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舍得吃苦、甘于奉献、默默付出的科学家,才让中国科研勇攀高峰。对于将继续读博的他而言,将更加努力也更有动力去为国家环境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向极地科学家们看齐。

7.jpg

“发扬南极精神,共筑南极中国梦”,环境学院结合专业特色,选择在雪龙号上开展毕业党员远航教育,既契合“远航”二字的内涵主题,更是希望通过南极科考的精神来勉励各位即将远航的党员同志们。人生的巨轮已经拉响起航的汽笛,大海深处有风平浪静,亦有惊涛骇浪,只要有信仰作为自己的“压舱石”和“指南针”,终将驶向辉煌的明天。

8.jpg

陈欣园
张琦 郁倪帅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包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