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校企联合课程出成果
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学子论文被国际学术会议IEEE TrustCom录取
与企业界共同联合培养人才一直是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的特色,学院设置了大量校企合作课程。今年,4位2012级同学在《信工前沿项目III——大数据和安全》这一校企联合课程中,在授课老师腾讯云计算专家贺阮博士和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陆佳亮的联合指导下,在课程期间设计和实现出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监测平台,同时基于该平台撰写的论文《网络攻击检测中基于机器学习的本体的习得和应用》被安全领域著名会议IEEE TrustCom录取。暑假中,郑煌杰和王雨辰两位同学作为代表赴纽约参会并发表演讲。这一成果也反映出学术届和业界对校企联合课程培养模式的肯定。
项目成员郑煌杰和王雨辰介绍,这一项目主要是关于传统信息安全的攻击检测领域用语义学(ontology),也就是一个基于安全关系的分类模型,来给进一步的安全任务提供规范化和语义的数据格式,从而实现网络威胁知识的共享。机器学习方法在攻击检测中的应用一般也依赖于语义学的特征筛选。在论文中,用CharCNN来自动习得一套理解Web日志的语义学模型,结合其他机器学习分类器达成了对若干Web攻击的准确识别。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入侵检测的自动化能力。在课程中来自企业的贺老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安全领域的最新语义学研究方法,还带来了docker,ELK等企业级应用环境和工具。结合在课程和实验室学到的机器学习相关知识,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语义学学习的全新攻击检测的道路,并将成果整理发表,大大超出了课程开始时的预期。
贺阮介绍,如何为学院培养更受企业欢迎的学生,如何使同学们在毕业时能站在技术潮流的最前端,更适应工业界的工作模式,这些问题是当初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所以在最受关注的领域,采用最新的技术,以标准的企业项目模式运行。最终同学们不仅搭建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基于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的网络空间攻击探测平台,同时把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发表。在指导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交大-巴黎高科学生对工作充满热情,而且综合素质也非常高。他相信他们会是跨国企业希望找到的理想工程人才。
陆佳亮介绍,《信工前沿项目III——大数据和安全》这门课程项目开设在研究生阶段的第二年,开设的初衷是希望能为学生提供业界前沿技术和创新机会的项目。每个项目都邀请了不同的企业技术专家一同共建,很多的企业合作伙伴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技术专家指导项目时为学生带来了新的视角,介绍了团队合作模式和分享了项目管理的经验。同时学生也结合在交大和法国学校培养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知识,在项目里勇于创新,也给学院和企业的专家带来了惊喜。
在交大巴黎高科学院的培养理念中,一直坚持与企业界的深度融合。每个专业都设置了类似大量的校企联合课程,与传统授课相比,课程内容更加与时俱进,以工程师阶段来看,企业授课的比例占到20%。通过不断将企业的前沿技术“搬入”课堂,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卓越工程精英。
注: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ust, Security and Privacy in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IEEE TrustCom) 即国际信任,安全及隐私会议是由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主办的年度系列会议之一,为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C类国际学术会议,自199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7界。会议的主要研讨题目包括可信网络与通信,计算与通信系统中的可信计算,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