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知行合一抓创新 学用联合促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陕西省柞水县调研座谈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提出的美好祝愿。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他要求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精神,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配合党中央对于新时代青年的进步要求,7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濠带领12名硕博研究生,前往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进行基层党建状况及乡村振兴成果调研。调研首日,实践团成员与市县委相关领导召开座谈会,座谈会由柞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培主持。
陕西省商洛市市委领导及柞水县相关领导在第一日的调研座谈会议上首先热烈欢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调研团的到来,随后针对市县级党建及乡村振兴工作做详细汇报。商洛市市委基层办副主任余篇军就商洛市市情作简要介绍,他指出:商洛市作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革命老区,不仅是文化名人的故乡,更是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的生态名城,在坐拥国家级文明景区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下,市委工作坚持产业绿色化、城镇景区化、田园景观化的工作方针,打好五大攻坚战,实现经济状况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市委县委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以政治引领为核心,环境优化为重点,坚持打造“六个一”人才工程,深化人才体制改革,突出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完善人才奖励制度,实现了人才工作的三个显著特点:敞开大门引才、立足本土育才、创优环境聚才。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五个五”党建工程要求,以覆盖面广、渗透率高为工作目标,构建人才工作智慧平台,坚持打造出“欢迎人才、吸引人才”的商洛金字招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胡大志也针对人才党建的基层工作做汇报,强调十分重视本次暑期调研工作,希望在目前及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发挥党建引领的主体作用。其余相关市县级领导干部围绕“基层党建”和“人才引进”为核心,分别阐述工作开展情况,并就相关亟待解决的问题,向调研团的全体成员发出诚挚邀请,殷切盼望调研团成员能够立足于学科的优势背景,在本次调研工作中,为商洛市柞水县的乡镇扶贫工作献言献策,共创扶贫攻坚工作新局面。
张濠对商洛及柞水县相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他表示,本次调研活动的师生一行,带着学习的心态,寄希望于同学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能够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于理论的认识,本次调研活动就是这样一次于双方皆有裨益的实践。在上海交大与商洛柞水的联合中,将二者的优秀学习工作经验结合起来,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增进联系,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以基层党建工作为出发点,将联合力量辐射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调研活动具体安排上,我们带着问题和思考而来,本着谦虚学习的心态,希望能够在调研中有所收获。盼望本次调研活动能够切实促进柞水县乡村扶贫工作创新,也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学习在实际实践中的落地应用。
调研团学生代表汪倩在随后的发言中具体阐释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主题意涵,希望在本次活动中具体了解脱贫攻坚的现实情况,能够借助调研活动弥补同学在平时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关于一线经验的不足与欠缺。
张濠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商洛市柞水县相关领导互赠纪念品,并举行“基层党员+融合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博士毕业生,现就职于商洛市柞水县政府副县长的张培,在总结发言中再次重申了本次调研活动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就是要以基层党员+融合教育基地的创立为平台,积极进行相关交流活动的开展,以多方位、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人才引进、就业指导等活动促进平台拓展和升级,为后期人才及党建工作对接创造良好开端。
会后,相关与会领导及调研团同学纷纷表示,在“西迁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及学生群体需要深入基层,探索丰富路径,领会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村工作的引领战略的深刻内涵,在反思中找问题,在探索中找路径,在总结中找方法。积极号召大学生积极扎根西部、扎根基层,沉下心来认真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道路添砖加瓦。本次调研作为一个崭新的起点,需要我们立足长远、共谋发展,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