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交大电院迎建院110周年 倒计时110天启动仪式举行

7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院110周年倒计时110天启动仪式在闵行校区电院群楼东侧长廊举行。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中国科学院院士、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军发,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党总支书记管海兵,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跃增、院长关新平,以及部分机关部处领导,电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和百余名高校体验营的中学生们共同参与此次活动。启动仪式由电院党委副书记杨一帆主持。

1.jpg

奚立峰致辞。他提到,1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是弹指一挥间,在电院的发展中却是峥嵘岁月稠。电院110年的历程是一代代电院人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发展史。他对电院提出希望:以此次110周年院庆为契机,认真回顾总结电院的办学历史和经验,充分展示110年来的办学成就,进一步增强学院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对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电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争创世界一流电类学科,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的辉煌,为交通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2.jpg

毛军发带大家回顾了电院110年来的发展历程。他表示,作为交大创建最早的学院之一,电院已历经百十年风雨,缔造了诸多中国第一,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实业家和十多万相关领域的高级人才,为国家的电类行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也肯定了电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特别指出电院的发展总是与中国信息科学的发展同频共振,他衷心期望踏上新征程的电院,奔着冲击世界一流的奋斗目标,推进电院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3.jpg

关新平介绍了从去年开始的纪念建院110周年系列活动的筹备工作。他感谢学校和学院老领导们的关心指导,并介绍了倒计时110天启动仪式安排的学院科技成果展、2018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展、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上海市科艺中心交换合作备忘录以及“E路同行”教工健步走110万步线上比赛等多项活动,最后,他代表电院诚邀全院师生和广大院友共迎10月20日的建院110周年纪念。

4.jpg

电院始终致力于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本次科技展电院遴选了多个教授团队最具代表性的科研成果,面向公众展出。无人小巴项目团队负责人杨明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指出,本次科技展聚集一系列最前沿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从AR|VR到人工智能,从智慧医疗到智能制造,从节能环保到航空航天等,彰显了电院人牢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以创新引领时代,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稳步迈进。

5.jpg

本次科技展聚集一系列最前沿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现场多件学院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作品以及20件今年刚毕业的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作品惊艳亮相,令现场观众及百余名中学生大呼“精彩、神奇”,共同感受科技前沿的魅力。

6.jpg

本次科技展中,电院自动化系陈卫东教授领衔的自主机器人实验室团队致力于在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之间架设一座互动的桥梁,并研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机器人助手。活动现场,人们不约而同被“超人”手臂所吸引,展台前围满了中学生,饶有兴趣地听着电院博士生们的讲解:“抓取是机器人在很多任务中都需要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超人’手臂可以工作于复杂任务环境下,在多种物体随机摆放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抓取操作,这将在危险环境中服务人类,解放人类”。

7.jpg

电院计算机系翟广涛教授就将自闭症作为研究方向。将VR技术运用于对自闭症儿童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团队进行了一两千次的实验,通过VR观测自闭症儿童和健康儿童的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区别,用以辅助诊断,并通过VR辅助发现的新现象,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治疗训练。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早期自闭症儿童的预判,让他们得到早期关注和治疗训练,推动中国自闭症儿童康复事业的快速发展。

8.jpg

在交大电院计算机系,吕宝粮教授团队找到了一种识别大脑情绪状态的方法。“情绪指标”可通过APP,实时监控个人情绪,对身体指标和运动状况进行检测,化身“情绪管家”,成为人们身边的情绪好帮手。

9.jpg

电院计算机系盛斌教授团队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合作研发DeepDR技术,利用深度学习实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智能辅助诊断,瞄准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最大慢病人群——糖尿病患者人群的精准筛查与防治痛点。

10.jpg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语音实验室俞凯团队开发了“车萝卜”:这是一款智能车载机器人,能极大提升人们开车的安全性。“车萝卜”通过放置在方向盘正前方仪表台上的HUD透明投影屏展现信息,并通过语音操控实现语音导航、接打电话、收发微信、听歌点歌等功能。让用户在专心开车同时,安全兼顾导航及通讯、娱乐、社交需求,让驾驶更加安全畅快。

11.jpg

园区无人驾驶系统是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车辆实验室杨明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无人驾驶小巴目前已在校园内试运行,只需扫码呼叫,无人小巴便会自动到达该车站并接送乘客,上车后乘客们还可以通过车载触摸屏或人工智能语音交互系统随时调整目的地。

12.jpg

除此之外,当天现场,还呈现了上海交大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院长郁文贤教授领衔团队的“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技术与应用”项目,该项目不仅实现复杂环境下单点定位精度优于0.8米,还可实现室内定位精度优于1米。电院微纳电子学系丁桂甫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三维非硅微纳集成制造技术”,该项技术的突破以及成熟应用将为解决电子系统性能受限于散热能力这一问题提供重要的技术途径。同时受到广泛关注的是电院电子系金荣洪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通信技术的研究,目前技术应用于应急通信、抢险救灾等方面。电院自动化系张卫东教授的IPAC团队采用艏侧推和矢量推进方案,致力无人搜救、精准定位等领域研究。电院微纳电子学系张卫平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硬币尺度仿生微型无人机”,模仿自然界的昆虫,尺度微小,机动灵活,可以在狭窄空间、复杂地形执行危险任务,在反恐侦查、地震灾害搜救、危险环境探测、电子中继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13.jpg

蛇形机器人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马有为同学的本科毕业设计作品,虽然外表并未被装饰成蛇的模样,但是蜿蜒前行,关键部抬起等动作一气呵成的展示像极了一条真蛇,当蛇形机器人前行靠近时,一位女中学生还不自觉地发出了小声的惊呼并向后挪了几步。除了这样的蛇形机器人,现场还有调皮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有实现了精准测量的人体健康监测手环,也有实现了高精度要求的无人车定位系统等。

自2014年起,每年上海市科艺中心会在上海市各大初、高中选拔电子技术创新爱好者参与高校体验营。体验营旨在通过不同的体验方式激发中学生的科研兴趣。体验营期间,电院开放各类实验室,精心安排相关学科研究生全程指导,使中学生们较容易参与到实验和互动中去;邀请教授、工程师开设科普讲座,深入浅出地了解前沿咨询;资深教师指导大家现场完成设计编程和实验小课题,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程序设计能力,锻炼中学生们基本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14.jpg

本次活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与上海市科技艺术中心达成基地共建共识,院党委副书记李劲湘、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王艳代表电院与科艺中心互相交换合作备忘录。

15.jpg

为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价值引领工作,促进广大学生在实践中知国情、明社情,由1720名电院学子组成的125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也从今天开始陆续启程。倒计时110天活动现场,苏跃增为即将出征的今年第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团授旗,作为学生代表的大一同学倪子瞻表示将充分利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深入了解社会,争当有看法、有理想、有抱负的电院人。

16.jpg

百十电院,E路同行。由电院工会与学校教职工健步走协会共同主办的“E路同行 一生健康”迎院庆一百一十万步健步走活动也在倒计时110天拉开帷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健步走活动完全在线上进行,通过电院电子系孙卫强教授开发的“健康交大”APP,号召电院师生线上报名参与活动。苏跃增为此次“E路同行”网络健步赛授旗,鼓励大家用日均一万步,110天一百一十万步共同见证电院110周年的辉煌历史,共同迎接学院灿烂光明的未来。

17.jpg

最后,大家共同见证了纪念建院110周年倒计时110天启动揭幕。“人言自心,电照风行”,回望过去的110年,与民族同行,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一直是电院的真实写照。未来,电院势将继续凝聚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培育治国英才,为建设“双一流”大学助力。

(视频报道:http://v.sjtu.edu.cn/reports/report2-1310.html

沈颖
武新民 何浩 佘梦欣 庞浩东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李劲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