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海交大CNS·咖·沙龙”第一期举办

6月30日,“上海交大CNS·咖·沙龙”第一期在闵行校区航空航天学院举办。沙龙邀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韩礼元作为首期主讲嘉宾,为与参会人员分享了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心得与体会。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宝德、航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程骄杰、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薛红卫、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泽广,曾发表CNS论文的吴强、贾金锋、车顺爱、王宇杰、杨旭东,以及来自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密西根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的教授代表参加活动。沙龙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主办,副院长李卫东主持。

01.jpg

韩礼元从企业经历、转战科研、开展研发及发表论文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进行了演讲。他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开发领域取得骄人业绩后,审慎评估了国际研究动态,毅然转行到新兴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针对同领域研究前沿问题和难点,他研究了重掺杂无机电荷传输层材料,研制出全球首个认证效率15%的1平方厘米钙钛矿电池,其成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在取得第一次成功后,韩礼元没有停下脚步,他又提出克服大面积钙钛矿薄膜制备难题的方法,带领团队开发出有效面积36.1平方厘米的电池模块,认证效率12.1%,此项成果发表在《Nature》上,在该领域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韩礼元分享了自己成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经验:第一,对于研究领域要有充分的认识,选取领域内最前沿及最缺乏研究的科学问题;第二,要有坚定的信念并始终坚持;第三,写好论文的介绍和摘要,体现研究的创新性;第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一步一个脚印,抓住自身优势,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同时敢于挑战,做他人未做过的事情。最后,韩礼元以“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鼓励在座教师在科研道路上不畏艰难、勇于挑战。

现场交流.jpg

韩礼元的演讲激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大家积极讨论,交流各自在论文写作、投稿过程中以及科研道路上的感想。

林校长讲话.JPG

林忠钦感谢韩礼元为大家带来了精彩报告。他表示,开展高水平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是科研人员的追求,就像爬山一样,到达一定高度后会充满自豪感。学校将会继续举办相关活动,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激发创新思考,使得研究团队、学科和学校的研究共同上升一个台阶。将来沙龙会邀请更多校内外的顶尖科研人员来分享心得体会,希望大家能在高水平研究和论文发表上有所突破。

02.jpg

03.jpg

韩礼元2015年带领研究团队及合作者于《Science》期刊发表成果,2017年又取得突破,在《Nature》期刊发表论文。迄今为止,韩礼元已经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专利200多项。他和他的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获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

陈凯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付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