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主办2018CRME国际康复医学与工程大会
【康复医学•人文与创新】
5月13日,历时两天的第七届国际康复医学与工程大会(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Rehabilitation Medical and Engineering ,CRME)于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落幕。本次会议以“康复医学人文与创新”为主题,传承历届精粹,聚焦康复医学人文、康复技能、医疗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数字医疗与3D打印等领域的创新与转化。
中国工程院戴尅戎院士与卢秉恒院士共同担任大会名誉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范先群,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副院长、康复工程研究所所长杨国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康复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谢叻教授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出席本次会议。
美国国家工程院William Craelius院士,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主任樊瑜波,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梅哲,上海市卫计委医政处处长吴宏,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促进中心主任兼书记傅大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长谦,上海九院骨科主任医师、民政部智能控制与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十三五”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王金武教授等52位学术界顶尖专家、学者及政府代表出席大会,场内座无虚席。
戴尅戎、范先群、杨国源、谢叻与诸位嘉宾会前合影
大会开幕式致辞环节由谢叻和王金武共同主持。戴尅戎、梅哲、王长谦、傅大煦、吴宏、樊瑜波、范先群先后致辞,预祝第七届国际康复医学与工程大会圆满成功。
卢秉恒从法国发来贺电,祝贺大会召开,并希望通过本次大会推动3D打印技术在康复医学与工程方向的个性化服务做出辉煌的成绩,为全国人民带来福祉。
王金武详细介绍了上海康复辅具与老年福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且同谢叻一起主持举行上海康复联盟-新进单位授牌仪式、干细胞转化专委会成立仪式、转化型康复医院基地授牌仪式及临港生命科技产业园医疗器械服务平台授牌仪式。
主会场主旨嘉宾演讲
戴尅戎院士作“提升康复医学的下一个风口”的主题演讲。找到风口,顺势而为!势源于《孙子兵法—兵势篇》这是戴尅戎提出提升康复医学发展的前瞻性方向,并提出当今的医学理念与模式正在经历最大规模的改变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演讲期间运用一位残疾人钢琴家的故事,声情并茂的向在座各位描述了如何运用“创造性破坏”来表达伴随破坏性创新而发生的产业转型,并深刻的意识到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才是将来产业发展的方向,而医工结合的3D打印产业正是这一理念的领头羊。
William Craelius院士作“Mobile technology for neurorehabilitation”的主题演讲。William Craelius提出了一种叫做社交游戏(群体合作游戏)的新型康复治疗模式,患者可通过利用需康复肢体进行游戏的方式来锻炼该部位的使用与康复,并且鼓励使用者进行“游戏化生活”,以此来保持在困难之中的坚强、积极和乐观的状态,并可依据不同的患者实现个性化定制,从而达到康复医学在人体工程学上的突破。
樊瑜波作“康复辅具技术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樊瑜波首先对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携手7年的合作研究表达了高度的认可,并提出康复医学和康复辅具已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已逐渐成为国家康复事业不可忽视的发展学科和重要领域。
KesslerFoundation人体工学研究中心主任岳光辉作“Some Thoughts on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Therapy”的主题演讲。岳光辉向与会者介绍了智慧康复与精准康复的理念,认为智慧康复的目的是个体化精准康复;有了智慧康复才使得精准康复成为可能。精准康复治疗需同时达到个性化、精确化、动态化,并且指出其他领域工程能技术的目的是从原始走向自动化,而康复工程技术的目的却正好相反: 从自动化走向原始。实现智能化的康复工程可以尽快地缩短这一过程。
分会场壹:3D打印个性化精准医疗暨生物谷2018(第四届)医用3D打印行业峰会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董玉峰教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室主任王春仁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徐弢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科访问学者敖丽娟教授分别就各自在医用3D打印行业的领域向与会者介绍了该技术在个性化精准医疗方向的进展。
2017年12月5日FDA发布了增材制造医疗器械的技术指导原则:Technical Consideration for Additive Manufactured Medical Devices;Guidance for Industry and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taff. 王春仁按照该指导原则向与会者介绍了3D打印在生物材料的标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情况,就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力学性能、多孔结构分析、生物性能等方面的检测标准做了详细的描述。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基础学院王小红教授,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樊渝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骨科主任张强教授,陕西省百人计划、西安交通大学副研究员王晶博士,陈贤帅教授,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贺永教授出席5月13日第四届医用3D打印行业峰会,六位行业专家、学者提出了独到的发展方向及运用领域,且一致认为增材制造技术将带来康复医学领域的新革命。
王小红通过讲述生物3D打印的发展史,阐明了3D打印在器官制造方面的应用,运用大量图片展示该技术已经实现的细胞构架能力,并就不同喷头单元挤出时对细胞的损伤进行分析,从源头提升了挤出细胞存活率。还提出可将细胞组装与冻存技术相结合,解决人体组织和器官快速制造中的各种科学(或技术瓶颈)问题,在组织工程、器官制造、药物筛选、生物材料、再生医学等几大热门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及其个性化植入修复体是樊渝江教授演讲的核心内容,樊渝江认为在全球范围来看,生物材料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增长的产业,正在成长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骨科生物材料市场与发展是生物医用材料应用最为成功的领域。其中,可以通过3D打印实现对材料分组、精细孔结构设计定制,从而实现对材料生物学功能的调控,以达到我们所认为的骨整合、骨再生。
分会场贰:上海市康复医学重点学科大师论坛
同济大学康复治疗学系常务副主任兼养志康复医院院长翟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郑洁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吴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白跃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杜青教授等上海市康复医学重点学科大师皆出席该论坛。
脑机接口(BCI)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是吴毅演讲的核心内容,对BCI的起源、定义、作用机制、应用范围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举例典型脑功能障碍患者病例,利用无创性检测技术、无创性康复治疗技术及脑机接口治疗技术使得患者显著康复。
分会场叁:康复机器人
美国罗格斯大学李康教授,KesslerFoundation人体工学研究中心GhaithAndrowis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康复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谢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制造与生命质量工程研究所所长曹其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许昌学院讲师于海龙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朝政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石运永博士、隋晓红博士等共同就康复机器人领域提出不同的见解,旨在向与会嘉宾描述清楚当今阶段康复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呼吁大家将更多热情投入康复机器人事业。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Human Movement Analysis是李康演讲的主题,提出了人体动态分析的挑战与需求,可在体内和现实关节运动学的精确获取关节运动、角度的及时分析,从2D-3D的动态转换将会是该领域发展的巨大契机与挑战。
分会场肆:智慧康复/脑卒中与手工能康复
KesslerFoundation人体工学研究中心GhaithAndrowis教授,广西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主任许建文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所唐雷教授,美国KesslerFoundation神经影像中心主任、物理学家姚冰教授;国立台湾大学医学工程学许维君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特别研究员蔡宗远博士,山东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系副主任李可教授作为最后一场大会的演讲嘉宾将大会带入了高潮。
分会场伍:手把手国际康复Workshop培训班
澳大利亚物理治疗师Lissanthea Taylor教授Workshop培训班演讲
LissantheaTaylor教授同与会者开展康复治疗实践活动
澳大利亚物理治疗师LissantheaTaylor教授就下肢骨科基础理论及理解跟腱修复及康复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踝关节的解剖及跟腱生理学、损伤的风险因素及病发前已存在症状、手术方法和负重保护、负重方法和恢复、离心和向心负重;对于疤痕和肌肉的软组织松解、踝关节活动度训练、跟腱承重进阶训练。
日本广岛大学病院康复部门兼运动医科学中心临床讲师MeierGanse教授向与会者分享了脑神经损伤后的康复,内容包括康复理论、展台参观、实践操作等方面。
分会场陆:优秀青年康复论文大赛-浦江康复医学颁奖仪式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王金莲教授;美国KesslerFoundation神经影像中心主任、物理学家姚冰教授;董玉峰教授和史明教授分别在评委席就坐,共有19位优秀青年信心满满的带着论文来到会场接受评委点评,评委们引经据典、一针见血的精彩评论使得参赛学员和与会听众受益匪浅。
优秀青年康复论文大赛-浦江康复医学颁奖仪式
康复医学“产学研医用”创新大赛及颁奖仪式
共有7位参赛选手带着各自的创新产品来到大会现场,从创新想法的诞生到具体产品的制作与实践,天马行空但也真是可行的创意让评委们及与会嘉宾赞叹不已。Kessler Foundation人体工学研究中心主任岳光辉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许纲教授;陶宏志教授与张文波教授等作为评委,对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了高度赞许。
康复医学“产学研医用”创新大赛现场
康复医学“产学研医用”创新大赛及颁奖仪式
大会展台参观
戴尅戎院士等重要嘉宾参观展台
William Craelius院士同与会者在茶歇时分热切交流
大会展台参观现场
本次大会的举办,使与会者对于康复医学与康复工程产生更多的新思路、新视角,助力将学科、产业发展推向智慧新高度。“一带一路”这艘巨轮正扬起合作的风帆,同各方一道再出发,朝着构建医工结合共同体、促进国家康复事业繁荣发展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