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与Buddy同游”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中外学生城市徒步活动举行

12月初,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组织BUDDY PROGRAM的同学开展中外学生城市徒步活动。本次活动由留学生服务中心指导, SICA的成员们组成了“寻访老上海”“品尝老上海”“感受老上海”三个小分队,带领留学生体验老上海的文化与特色。

“寻访老上海”

“寻访老上海”小分队的同学们来到了七宝古镇,围绕着七宝古镇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和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带领外国友人领略上海的历史风俗。

篆刻是七宝文化不得不提的重要组成部分,“寻访老上海”的第一站便定在了篆刻展览馆。篆刻展览馆不大,却展示了数种不同风格的篆刻作品。SICA的成员从起源、发展、流派等各个方面向外国友人们介绍了这门“能让石头唱歌”的艺术。

接着,“寻访老上海”小分队来到了棉纺织文化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用一座古府邸改造而成的,其中还保留了当时的一些生活痕迹。博物馆中的各种人偶、模型非常形象地向留学生们展示了中华源远流长的棉纺织文化历史以及精湛的纺织技艺,引得留学生们啧啧赞叹。

最后,“寻访老上海”小分队走进最具特色的蟋蟀草堂。蟋蟀草堂是一间茶室,以斗蟋蟀这一传统习俗而闻名。这一新颖的游戏大大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他们兴致勃勃向讲解员询问关于“斗蟋蟀”的由来与发展,也为“寻访老上海”小分队的旅程画下一个完美的句点。

“品尝老上海”

“品尝老上海”小分队则将活动地点放在了豫园老街。豫园老街汇聚了上海的许多著名小吃,如著名的小笼包、生煎包、萝卜丝饼、眉毛酥等。师傅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技艺,再配上纵横交错的弄堂,古色古香的雕栏画栋、吊脚飞檐,让同学们直叹像是跨过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古中国。

进入豫园后,百年历史和文化的气息也更加鲜明,同学们一起寻访亭台楼阁,水榭雕栏。这些好山好水,好园好景,为这次的“品尝老上海”小分队划下了文艺而古朴的句点。

“感受老上海”

首先,“感受老上海”小分队带领buddy探访了九十年代旧建筑的长乐路。12月初的长乐路整条路都被火红的枫叶覆盖,四周遍布的低矮红砖平房更增添了几分文艺,同学们都惊喜地合影留念。

接下来,“感受老上海”小分队来到1933老场坊。1933老场坊经过了一段上海建筑的历史变迁。同学们十分热情地讨论老上海与新上海的不同。在热烈的讨论中,“感受老上海”小分队也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本次活动不仅让留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感受了中国文化,更加深了中外同学之间的友谊。Buddy program是SICA的传统项目,通过中外学生配对为中国学生和留学生搭建了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未来SICA也将继续举办BUDDY PROGRAM相关活动,为中外学子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

姜柳
姜柳
留学生服务中心
姜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