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集海纳百川世界风韵,绘校园文化宏伟图景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回顾

  校园文化是高校底蕴的历久弥香,是时代潮流的跳动脉搏,是师生心灵的自然流露,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2012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在名称中即将我校校园文化的理念与内涵阐述得淋漓尽致:

  “文化”愿景:文化艺术节响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求,切实将大学打造成为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

  “艺术”载体: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学校的艺术欣赏、艺术创造的氛围正愈发浓烈,学生在国内外各类艺术竞赛、展演中更是摘金夺银,大放光彩。这在交大这样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中,实属难能可贵,依然任重道远。

  “国际”定位: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大学,正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文化艺术节定位国际,平台高端,视野开放,契合学校发展,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建设匹配的世界一流校园文化。

  “学生”主体: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所在。本次文化艺术节,以开幕式上来自C9等16所高校青年学生共同发布的《青年文化宣言》开篇,从筹办者到参与者,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活动由各职能部处指导,校学联牵头主办,广大学生组织及社团通力协作,全校上下形成合力,打造文化艺术盛宴。其中的每一个项目尤为注重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实现文化艺术教育的“全覆盖”,为学校“全员育人”的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自2012年4月8日开幕以来,2012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以“文化的沟通,艺术的畅想”为主题,传承李叔同、张元济、卢燕等交大学长传世风采,创学子与行家共鸣、高雅与通俗并举、经典与创新荟萃、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繁荣局面,邀请各国驻上海领事出席、世界著名高校逾千名学生参与、全校近四万名师生受益,在菁菁校园尽展百年交大风韵,与世界宾朋共襄文化盛事。

    海纳百川,汇集国际文化之精华

  “世界回响,天下汇行。博才通达,浩浩风华。天下之谓,胸怀之谓,包容万象,气度雄浑。”

  “我会在今年伦敦艺术节上注明:此段舞蹈是在上海交通大学编的。”

  一曲终了,英国国家芭蕾舞团的排练指导安东尼笑着说。在菁菁堂的舞台上,这位曾是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席的杰出演员为了让观众对芭蕾舞拥有更直观的感受,用25分钟的亲身示范完成了1分钟的舞蹈编排,一段原本将呈现在今年伦敦艺术节上的舞蹈,在交大和观众提前见面——菁菁堂“摇身一变”,成了英国国家芭蕾舞团芭蕾表演全球首演的舞台。

    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是一所高校应有的文化气度,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对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以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为契机,上海交大将英国国家芭蕾舞团等国际顶尖艺术团体请进校园,让广大师生“零距离”体验和感受艺术的魅力,享受一次又一次以艺术为名的饕餮盛宴。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哈佛大学鳄鱼清唱团、UCLA音乐学院器乐表演组、美国密西根大学交响乐团、美国圣.奥拉夫交响乐团、瑞典德隆大学交响乐团、德国“超级细菌”摇滚乐团等纷至沓来,名家、名团、名校在菁菁堂的舞台上扬世界之风、引共鸣之潮;德国文化周、民族文化周、留学生文化节、中外合唱作品音乐会一系列活动百花齐放,各国风土人情、文艺经典在百年校园生动演绎,中外学生于激情回响中感受着心与心的交融。

  艺术跨越国界,美国圣·奥拉夫大学交响乐团的交流演出在交大交响乐团周同学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他们的音乐是流动的。纯粹的音乐中,我不仅听到音律的和谐,听到历史的厚重,更听到人性的善与美,这才是交响乐的真谛。”在当今世界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大学以独特方式主动承担国际文化交流的

  任务与职能,致力于保存、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跨文化的相互认同。国际文化艺术节的举办,更是将不同文化置于同一平台,尊重差异、展示个性,增进了解、实现沟通,促进融合、共同发展。

  百年守望,展现巍巍交大之底蕴

  交大气象,青春华章。岁月风流,竞染峥嵘。华章之谓,积淀之谓。储才兴学,济世安邦。

  “青年承载希望,赋予文明百折不挠之力量;坚守血脉气象,自信挺起泱泱中华之脊梁”;“以我青年之力,铸就文化辉煌;以我青年之名,再造百年荣光”……

  宣言掷地有声,道出了学子们弘扬高校文化的共同心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6所高校的青年学生,在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共同宣读了《青年文化宣言(上海)》,彰显了当代青年的誓做高校文化使者的雄心。党委书记马德秀、校长张杰在开幕式上与嘉宾们一同为艺术节点亮主题徽标“梦飞翔”,象征五洲青年汇聚、腾飞文化梦想;沙画表演“百年守望”以交大校门为线索,展现了交大百年厚积的文化底蕴和交大人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2012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6日至8日,来自国内C9高校、沪上211高校的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齐聚交大,以“文化的沟通,艺术的畅想”为主题展开论坛,共同探讨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学子肩负的文化使命与责任。各高校代表坐而论道、集思广益,呼唤青年学子对文化传承、创新责任的担当,为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艺术节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抒发一名普通学子对母校发自内心的热爱”。已经拥有多首原创音乐作品的“原创达人”王斌在校园里小有名气,“腹有诗书气自华”用在他身上并不为过。他是文化艺术节赋的创作者,“宣怀旧路,春去秋来桃李芳飞。叔同长亭,花谢花开天涯梦回……”创作时,对母校热忱的爱于字里行间酣畅流淌。“交通”为名,“大学”为道,百十六载文化底蕴在学子们澎湃的思潮中静静流露,一支支母校的赞歌,将交通大学的理想与风格、价值与追求在岁月荏苒中烘托成真正的永恒。

  思源致远,养万千学子之素养

  致远格局,涵泽灵秀。钟灵毓秀,俊采星驰。涵泽之谓,造诣之谓。汇而成海,涵泽干涸。

  2012年适逢法国哲学家、思想家让-雅克·卢梭诞辰300周年,因此被称为“卢梭年”。交大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牵头主办“纪念卢梭诞辰3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为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的一部分,成为中西国家交流的一次学术盛宴。“学术会议是学界进行交流的基本方式之一,既是学人交流思想的一个平台,又能引发学术界对某个问题或关键人物的重新思考和关注,促进学术的繁荣发展。”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高宣扬教授表示。

纪念卢梭诞辰3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大学对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是引领社会思潮和文明进程的强劲动力。校园文化建设,亦重在加强学术文化建设,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也重在对新时代、新思想的引领。在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期间,纪念卢梭诞辰三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诗o思o史:文明的畅想”高端学术讲座、精裕人文大讲堂、生命艺术现象国际文化展等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活动在交大校园蓬勃开展,名家名师走入校园、与学子们零距离交流;博士生“科学与人文的共融”学术沙龙成为研究生们探讨学术问题和了解学术前沿的重要平台,促进了不同学术背景的科研工作者间的思想碰撞与融合;德国文化周系列活动将学子们带入鲜活的德国式生活,进行专业的跨国文化训练。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在精彩纷呈的交流活动中,学子们都表示获益匪浅。

  “黄梅戏柔美婉转的唱腔令人过耳难忘,个个鲜活的人物深入人心,环环相扣的情节以及主角冯素珍的坚贞不渝尤其让我印象深刻”。黄梅戏《女驸马》唱罢,观众全体起立报以热烈掌声,一名学子接受采访时仍掩饰不住兴奋。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国际文化艺术节增添精彩一笔。国家京剧院京剧《情殇钟楼》、上海话剧中心话剧《守岁》、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黄梅戏《女驸马》等高水平专业文艺团体演出的京剧、话剧、芭蕾舞、交响乐、民族乐等经典剧目在校园上演,引领青年学生提高审美修养,提升精神境界。

  博采众长,孕育菁菁校园之氛围

  子衿情怀,奇花初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衿之谓,才华之谓。繁星如雨,百花竞放。

  “开不开心?——开心!”“累不累?——不累!”“明年还要不要?——要!”

  4月22日傍晚,思源湖畔的草坪已融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由学生自主发起、组织,以“艺术我主张,创意满校园”为核心概念的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创意文化嘉年华在依依不舍的气氛中中落下帷幕,校内外近万人次参加了这一场文化娱乐盛宴。嘉年华通过绚丽舞台、灵动艺术、创新科技、自由集市、文化体验、公益环保区六大板块,为交大学子搭建传播创意理念、展示创意成果、分享创意价值的平台,集中汇聚一批青年创意人才,推出一批青年创意作品,形成校园文化生活的新亮点,彰显交通大学丰富的文化精神和交大学子独特的艺术风貌。

  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要担负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校园原创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借文化艺术节的契机,学校大力培育校园原创文化,助力原创达人与原创作品绽放光芒。为学习和传承钱学森精神,交大师生倾力打造大型人物历史话剧《钱学森》,在菁菁堂演出后反响热烈,栩栩如生的钱老形象让观众为之动容。该剧目在第三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奖;《梦飞翔》、《梦的底片》等纪念校园生活的原创歌曲成为校园里耳熟能详的旋律,唱响学子心中的交大之歌;“聚焦”影像节、摄影节推出多部原创电影作品,展现交大学子的非凡创意和梦想之音,其中的优秀作品《独来独往》获得2012年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一等奖。以文化艺术节为基础,学校将进一步丰富载体、激发活力,营造校园原创文化氛围,打造校园原创精品。

  5月20日举行的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巅峰对决”文体竞赛成为文化艺术节中展现交大学子风采的又一道亮丽风景。整场比赛包括辩论赛、体育竞赛和才艺表演赛三大板块,是一场集智力、体力、魅力的大比拼。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巅峰对决,开创了文体教育的双赢局面。

  艺术节还创新性地采用了“我为自己代言”的方式,选出13位校园艺术达人作为形象代言人,其中,有2011年全国校园女生大赛冠军、多次担当交大重要活动女主持的强礼丽、有激情演绎Michael Jackson舞蹈,向心中偶像致敬的MJ舞者赵俊龙、有交大相声协会的台柱、台风大气诙谐的相声小子的郭敏、有拥有数部原创音乐作品,被誉为“原创达人”的储运杰……在推广艺术节各项活动的同时,他们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也感染着更多的青年人。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已经圆满帷幕,创下了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等数个中国高校之最,为师生们奉上了长达半年的校园文化饕餮盛宴。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推进文化艺术工作,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将“美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作为大学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渗透进学校中心工作,潜移默化浸润全校师生。如今,该项工作已经成为学校重要文化标签,凝聚、服务和教育了数十万青年学生,引领其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本届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就是在近年来学校在美育工作良好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近百场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积极助推大学文化建设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唤起广大学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尚情感的尊崇,从而形成共同价值追求。

  半年时光,难说再见;展望未来,憧憬无限。2014艺术节,我们再相约!

庄逸秀 王鸿东 王斌
卢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