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电院召开第十五届“挑战杯”总结表彰会
11月24日,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总决赛总结表彰会在电院3-208会议室召开。院长毛军发、副院长王延峰、党委副书记李劲湘、副院长朱燕民、校团委副书记宋续明、院团委副书记邵宪一以及参赛师生参加会议。会议由李劲湘主持。
本次“挑战杯”上海交通大学的6件终审决赛作品中,共有4项获特等奖、1项获一等奖、1项获二等奖。其中,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参赛作品“基于视觉信号分解与融合的单屏多通道显示技术及应用”获信息技术组特等奖,为上海交通大学连续四次获得挑战杯冠军做出重要贡献。这也是电院学子在近四届“挑战杯”(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全国决赛中的第五件特等奖作品,创造了一个学院在连续四届“挑战杯”全国总决赛均获得特等奖的历史纪录。
毛军发向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和同学表示祝贺和感谢,并对获奖同学提出进一步希望。他指出,挑战杯的参赛过程,锻炼的是挑战未来的综合实力,是对选题立项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挑战困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锻炼。他强调,成绩属于过往,同学们不应骄傲自满,要回到起点,沉下心来,继续努力,对筹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并鼓励大家在科研的道路上继续奋斗,取得人生下一个阶段的成功。
宋续明肯定了电院参赛师生团结一心不断挑战的精神。他指出,本届“挑战杯”备赛过程中,团队成员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经过大家的努力,最终不辱使命获得特等奖,成为电院第六个获得“挑战杯”特等奖的项目,为交大的“挑战杯”四连冠做出了极大贡献。
邵宪一汇报了“挑战杯”比赛相关工作。他介绍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基本情况,历数首届以来全国著名高校的获奖情况。邵宪一特别强调,“挑战杯”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参与人数最多、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大学生竞赛,已成为部分大学排行榜创新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指标。他回顾了本届“挑战杯”的备赛参赛情况,并对团队成员的努力拼搏和校、院领导的关心帮助表示感谢。
参赛代表队的指导老师翟广涛和王延峰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并进行总结,表示将积极总结比赛经验,对今后参赛的团队提供帮助。参赛七位学生分别回顾了备赛的历程,讲述了自己的比赛心得体会,并对校院各位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
近年来,电院始终坚持“以科技类社团培育前端土壤,奠定创新育人全覆盖基础”、“以科创工作室整合中端载体,推进创新育人内涵式前行”、“以科技类比赛完善后端支撑,促进创新育人反哺型发展”、“以高素质导师指导团队为基础,打造全方位的创新教学实践平台”等举措,形成了一种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和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氛围,全面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电院学子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挑战杯”、ACM大赛、机器人世界杯、电子设计大赛等国内外高水平科技竞赛中均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