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火炬手柳宁:我是最幸运的交大人

  2008年5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这所与奥运同龄的百年学府,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奥运圣火。而这一天对来自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博士生柳宁来说,更是非同寻常的日子。作为一名光荣的奥运火炬手,柳宁圆满地完成了火炬接力任务。在火炬手集结点,他第一时间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交大人!”

  作为上海市第232棒火炬手,柳宁从前一棒火炬手张杰校长的手中接过了奥运圣火。“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交大人。”柳宁骄傲地与我们一同回味着他的感受。

  “当得知自己将从张校长手中接过圣火,我感到特别开心和荣幸。”

  “在我们学生眼中,张校长是一位特有亲和力的校长,他是良师,但更多时候是同学们的益友。在教室边、食堂里、宿舍楼前、水源BBS里常能看到他与同学们海阔天空、语重心长的交流。”

  “为了能够使火炬交接互动过程进行的更加圆满,在火炬手投放车上,我来到张校长身边,希望与他进行简短的排练。排练中,他的耐心和对每个细节的一丝不苟让我再次感到深深地敬佩。而在正式交接奥运圣火的那一刻,看到校长微笑着向我跑来,我感到一种强大而温暖的力量在支持我,鼓励我。那种鼓舞,那种力量,真的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张校长曾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他担任交大校长时是48岁,做到60岁,将陪伴交大走过为建设第二个百年辉煌而最为关键的未来12年战略发展期。他的博大睿智、得体简约、平易近人深深地感染着我,作为一名交大人,我更为自己的母校有这样一位卓越的校长而荣幸和自豪。”

   “为在场所有的交大人感到骄傲!”

  在火炬手投放车里,柳宁有幸环绕了为奥运圣火而沸腾的交大校园。当被问到今天的校园与平日有什么不同时,柳宁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喜悦:“当我坐在车上,看到身穿统一服装的同学,看到挥舞的国旗,看到飘扬的黄丝带,特别是当我听到同学们齐声高唱着《歌唱祖国》时,我深深地为交大人所展现出的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良好风貌感到无比自豪。”

  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柳宁在接力之前准备了四句口号:“中国加油,奥运加油,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希望能与同学们进行一句接一句的互动。本想到位后排练一下,但准备的时间实在短暂,他只与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沟通,手中的火炬便被点燃了。“握着火炬,我觉得自己充满力量,挥舞起右手大声喊道:‘中国加油’,紧接着我听到了非常整齐的、雷鸣般的‘中国加油’的呐喊……”说到这儿,柳宁有些感慨,“四周的呐喊声是那样的整齐划一、铿锵有力。我想,这生动地诠释着了交大人团结一心,迎接百年奥运的澎湃活力!在我们的同胞亲人遭受地震浩劫,在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亟需力量和关爱的时候,代表着光明、希望和爱心的奥运圣火来到了交大,而我们交大人则以最出色的表现,喊出了与灾区人民并肩作战,打赢抗震救灾这场伟大战役的坚强信心!喊出了百年名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奋进的坚定誓言!”

   “希望能够以我们最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灾区的孩子!”

  记者提及了因为“汶川大地震”而推迟火炬传递的情况,柳宁表示过去的一周他成长了很多。面对灾难,他学会了坚强面对,学会了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身边的人。“5·12大地震”发生后,身为校学联副主席的柳宁立刻投入到全校同学的赈灾募捐组织中,“在募捐中,我为交大人的大爱所深深地感动,很多同学都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攒,而当四川籍同学与募捐团队的同学们一同手拉横幅,在烈日下众志成城、声嘶力竭的呼喊时,我在感动中感悟到伟大。”

  当被问道准备下一步如何为抗震救灾作贡献时。柳宁表示:“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以更为饱满的精神和热情立足本职,努力学习,努力科研。同时义务反顾地以我们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灾区同胞,尤其灾区的学子们,在精神和学习上帮助他们尽快重拾信心、成长成才。也希望同学们大力支持和参与学校即将推出的一系列行动。

  “祥云”火炬已经离开交大驶向了下一站,但奥运的精神将长存交大。同样,经过了火炬传递,奥运的精神将长伴柳宁,那些感动,那些自豪将激励着他高举人生的火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愈行愈勇,不断创造新的成绩!

  撰稿:周琳琰

张杰校长为柳宁点燃火炬 摄影:祝莉娟

柳宁在祥云火炬传递过程中 摄影:高旸

奥运火炬传递专题报道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