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之星

王佳韵:从零到一,滴水穿石

学术之星

“学术之星”王佳韵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5级博士生

2wu18kpxl5.jpg

从初入科研的茫无头绪,到坚守实验的持之以恒,她在博士期间以汗水和心血在坎坷的科研路上披荆斩棘,将每一个日子过得充实有意义,不断堆砌出心中的大厦,登上险峻的高峰。“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岛礁复合式空气取水技术”课题伴随了她三年,她在导师和课题团队的支持下,入学三年即完成了3项发明专利,发表了5篇国际期刊论文,2篇国内期刊论文,1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国内工程热物理会议论文,在学术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实现了自我超越。

从零学起,用热情拥抱未知

刚入交大时,王佳韵就表现出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励志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科研人员。然而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燃机研究转攻制冷课题时,她遇到了陌生知识的阻隔,全新领域的考验,而这并没有磨灭她对研究的热忱,立志从零开始,以勤补拙,百炼成钢。最终,她能够以新的知识体系独立设计和构建实验,并在2014年,自行搭建了迷你空气取水机组,即使在40多度的室外温度下的屋顶上开展实验,她也夜以继日、坚持不懈地完成了一个多月的实验。然而,起初的成果远不如预期,只提取了0.3kg的水,但是凭借着与导师在此项目中的坚持、反思与调试,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项目,使提水量超过了预期的2kg,达到了令人欣喜的14.5kg。该模型最终规模化后制备了国际先进的50kg空气取水智能机组。  

感恩交大,用成果回馈母校

“环境优雅、学风浓郁”,这是王佳韵对交大的印象。刚入校时,她就被园区的建筑、湖泊和绿化所吸引,被积极的学术氛围所浸染。“交大本科生就有非常强烈的科研欲望,积极参加大创等科创项目和比赛,这也督促我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 另外,交大产学研充分结合的优秀平台,更使她体验到科研成果投入实际应用的成就感,感受到科研的价值。  

在校期间,导师王如竹及课题组成员也给予了她极大的帮助。导师为王佳韵提供研究方向的深刻见解,在挫折期授业解惑。在不断反思、不断尝试中,王佳韵重新在曾经忽视的研究工作中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并取得喜人的成果。 

1sf71plxlb.png

风雨同舟,用生活督促科研

王佳韵每天早晨7:10准时起床,8:00到实验室之后便开始了一天的科研生活,每天除了吃饭和必要的身体锻炼,都是科研时间。此外,她还坚持一周两次的健身房和游泳。她自己也表示很享受目前这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此外,去年九月份时,王佳韵和她谈了八年恋爱的恋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两人都致力于科研工作,在各自领域中发表了高影响因子文章,未来还将继续努力发表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文章。  

关于未来的规划,在王佳韵看来,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是第一选择。交大的门槛高,平台特别好,学院的科研气氛浓。但是换个角度想,不论在哪所大学里都是在做科研,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目前在尝试申请海外的博士后的岗位,在等待结果的同时也在整理和反思自己的研究成果。  

从0到1,从无到有,王佳韵实现了对自我的挑战,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之路上她能够依旧保持着这份对于科研的热爱之心,在国内外知名学界中大展宏图,勇攀高峰。

李一羚 赵美琪 赵宁一
学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