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上海交通大学马院举行国际学术交流月活动
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迎来一场“回到马克思”的学术盛宴——德国洪堡大学资深教授安德烈亚斯·阿恩特带来四场“马克思与黑格尔的跨时空对话”公开课,与中国学生一起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层的哲学密码。 作为该院国际学术交流月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以“黑格尔与马克思的思想对话”为主题,围绕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自由观、劳动理论及MEGA研究展开四场专题讲座,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特聘教授安维复等学院专家学者担任与谈人,带领学生进入马克思思想的丰富世界。 近年来,上...2025年04月10日中国教育报
-
620年沧海逐梦: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2025年将迎来郑和下西洋620周年。1405年至1433年间,郑和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七次率领庞大船队远航,抵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展现出古代中国航海的辉煌与国力的强盛。而在近现代,董浩云被誉为“现代郑和”,他凭借勇气和智慧在海洋上开疆拓土。二者跨越时空,共同勾勒出中国航海的灿烂历史。一、郑和下西洋:中国古代的伟大航海壮举明朝初期,政治局面稳定,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此时经济繁荣,农业与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业活跃,为航海活动积累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国古代航海技术在宋元基础上更进一步,造船...2025年04月09日澎湃新闻
-
上海交大学子通过讲故事弘扬黄旭华院士科学家精神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以黄旭华院士为书写对象,组织宣讲骨干挖掘并展示黄旭华学长的成长成才历程、科学成就、杰出贡献、爱国精神、高尚品德、大家风范,通过名家辅学、专题指导、磨课备课等多种途径,打造了一批主题宣讲课程。在此基础上,宣讲团前往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教育学院、溥渊未来技术学院等院系开展20余场次理论宣讲活动;走进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开展“国旗下讲话”系列宣讲活动,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动闵行区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2025年04月08日中国科学报
-
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劳模创新工作室:做学生探索科学的引路人
他带领团队构建核酸分子机器与纳米机器人,为诸如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疗提供了全新智能工具;他在《自然》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他与团队积极投入科普工作,努力为提高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养作出积极贡献……作为交大首位“70后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樊春海获得的成就让人由衷佩服。在成绩面前,他不骄不躁,他说:“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同样重要。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积极探索科学的更多可能。”...2025年04月08日劳动观察
-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力量 多地紧缺这类人才
作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重要桥梁纽带,“技术经理人”也被称为“科技红娘”。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乃至产业化的过程中,他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专业服务角色,可谓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催化剂”。当前各地都在大力培养技术经理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群“科技红娘”如何用专业眼光为双方寻得“良配”?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经历怎样的“相亲”考验?我们又该如何推动技术经理人队伍的发展壮大?来看记者的观察报道。技术经理人让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3月中旬的一天,上海乍暖还寒。技术经理人王丽娟又一次来到上海市闵行区...2025年04月08日央视网
-
从春招市场看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供需(经济新方位·从就业看产业)
漫画绘制:王鹏(新华社发)浙江杭州春季首场大规模线下人才招聘会,830家企业推出2.1万个岗位,半数聚焦人工智能算法、大模型研发;华东理工大学春季重点单位专场招聘会,前十号展位成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的“热门求职走廊”……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不少用人单位“扩招”相关岗位。“人工智能+”为就业市场提供新机遇。当前,在就业市场活跃的人工智能岗位有哪些?反映出怎样的产业发展趋势?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产业哪些职业值得关注?近日,记者走进校园和产业应用一线采访。 人工智能广泛落地,算法人才供需两旺宁夏吴忠利通...2025年04月07日人民日报
-
传承交大血脉 续写《积厚流光》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为纪念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9周年,4月6日晚,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李叔同杯”校园戏剧大赛在菁菁堂隆重上演。来自34个不同院系组成的12支队伍、近400名演职同学以交大学子的青春视角,倾情演绎交大129载的厚重磅礴历史。比赛以学校校史舞台剧《积厚流光》为剧本大纲,围绕“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的学校历史展开,讲述“求实学、务实业”的交大办学宗旨,弘扬“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交大人精神。在此基础上,鼓励同学们围绕校本展开创作,自编自导自演,讲述不同时期的交大人...2025年04月07日上海科技报
-
上海交大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校长丁奎岭寄语毕业生:“人生不设限 突破向未来”
3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以《人生不设限突破向未来》为题,深情寄语毕业生。在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及毕业生亲友的见证下,3400余名学子完成学业,心怀思源之情,开启人生新征程。校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丁奎岭院士等校领导出席典礼。“当今中国正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身处风云际会的时代,希望大家始终葆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勇于突破认知极限、超越思维局限、拓展人生界限,去创造无限可能、迎来无限精彩。”丁奎岭鼓励学子在时代浪潮...2025年03月31日光明日报
-
人生不设限 突破向未来
3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举行,3400余名学子获得学位。校党委书记杨振斌为优秀毕业生颁奖,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以《人生不设限突破向未来》为主题,向毕业生们送出他与杨振斌书记的共同寄语。丁奎岭在寄语中表示,物换星移,几度春秋。回首求学路,在交大攻读研究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大家的感受可能各有不同,但都会有一些共同的思忆与怀念。在图书馆纵览群书的上下求索,在实验室夜以继日的反复尝试,在思源湖畔信步漫谈的互相启迪,在南体霍体挥洒汗水的酣畅淋漓…...2025年03月31日上海科技报
-
上海交大校长送出毕业寄语:人生不设限,突破向未来
3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举办202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3400余名学生获得学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以《人生不设限突破向未来》为主题,向毕业生们送出寄语。丁奎岭说,今天大家即将奔赴山海,未来的发展空间无比广阔,希望大家始终葆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创新活力,勇于突破认知极限、超越思维局限、拓展人生界限,去创造无限可能、迎来无限精彩。勇于探索,突破认知极限。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探索未知始终是推动社会和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有许多尚未得到破解、甚至还未被提出的问题。...2025年03月29日人民日报
-
勇做“探路者”敢为“领跑人”
作为深度融合文化、创意与经济的复合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如今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繁荣的重要引擎。但是在十多年前,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刚刚正式“分离”,市场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对于兼备科学素养、艺术感观、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需求迫切。当时,高校的文创课程体系仍局限于传统学科划分,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实际所需出现了脱节,而行业拔尖人才的匮乏又导致产业发展迟滞,形成领域内高素质人才匮乏的“恶性循环”。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秉承“自强首在储才...2025年03月28日解放日报
-
上海交大版“老人与海”主角,用三十年守护洱海水清月明
“名字里带个‘海’字,大半辈子就注定要和水打交道了。守护水是我的使命,我热爱这项工作。”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孔海南曾说过。孔海南正是上海交通大学版“老人与海”的“主角”。在上海交通大学日前举办的2025年度“奋勇争先实干家”记者见面会上,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分享了他和洱海的故事。孔海南和学生在洱海。用三十年还洱海一个更好的生态1988年,孔海南作为中国政府交流学者,赴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在那里从事湖泊与河流技术研究长达十三...2025年03月24日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