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高校“第一课”为学子打好底色

红色基因注入青春血脉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报道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铭记历史,永怀初心,砥砺奋进。这些天,沪上高校新学期“第一课”这样为青年学子打好底色。

作为主张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历史学家,上海市委讲师团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成员、国家思政领航课程首席专家、上海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为上海师范大学学生上开学第一堂思政课。

课上,苏智良讲解多年来寻访考证申城红色史迹的经历,其爱党爱国的情怀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学生。今年,上海师大共有222支学生队伍、近1000名学生参加了苏智良及其团队精心设计的“建党的旅途”“思想的光辉”“奋进的歌声”等10条红色寻访活动。

在今年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老战士给习近平总书记的去信上,信末签名的10位百岁抗战老兵中,施平和胡友庭都曾担任过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现在他们成了华东师大党史学习教育活教材。

在校领导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时,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认为,老书记将新四军的“铁军精神”注入办学育人历程,忠于信仰、听党指挥、敢为天下先,为推动师大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从来没想过,能站在明亮的教室里向同学们讲述昨天的故事。”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二支队副政委、上海交大学生军训旅旅长卓泽旺,为参训学生带来《当兵就要上战场 打仗就要打胜仗》的主题报告。卓泽旺讲述他在非洲执行任务时就着炮声吃饭、枕着枪声入眠、伴着疾病战斗的日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从组织新生演绎大师剧,到观看抗疫剧,新生的思政课“活”了起来。入学教育中,话剧《清贫的牡丹》再次上演,全剧以王振义院士为原型,将他70余年从医生涯的奋斗历程和感人故事搬上舞台。2012年至今,该剧已上演近20场次。该剧不仅有医学生参演,医护人员、一线教师、思政教师等也参与其中,表演舞台成为思政课堂,让“清贫牡丹”传递大师精神。

除大师剧外,今夏在沪首演的原创抗疫话剧《逆行者》令新生们动容泪目。该剧以上海援鄂医疗队为蓝本,再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批上海医护人员不畏艰险、义无反顾、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共同铸就伟大抗疫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勉励学生将抗疫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信仰、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