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上天入海,上海交大这支团队助力掌握火箭发射和深海作业的“核心密码”
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在我国海域,随着一股浓烟直冲云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从2.5万吨的“泰瑞号”驳船上腾空而起,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五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同样在近期,长302米,重达3万多吨的亚洲最大导管架“海基一号”在陆丰油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创造了深水导管架下水的亚洲新纪录,标志着我国超大型深水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海上火箭发射和导管架安装工程最为惊心动魄的环节,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团队为这些上天入海的“国之重器”提供了海上作业现场数据监测,助...2022年05月12日人民日报
-
大船射火箭“一箭多星”,导管架深入海上油田,海工团队助推巨无霸上天入海
将长达216米、宽达43米的5万吨级半潜船准确驶入两侧间隙只有几厘米的导管架,难度堪比“天宫”对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报道 近日,随着一股浓烟直冲云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从我国海域内2.5万吨的“泰瑞号”驳船上腾空而起,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同在近期,长302米、重达3万多吨的亚洲最大导管架“海基一号”,在陆丰油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创造了深水导管架下水的亚洲新纪录,也标志着我国超大型深水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海上火箭发射和导管...2022年05月12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
上天入海,上海交大这支团队助力掌握火箭发射和深海作业的“核心密码”
文汇报报道近日,在我国海域,随着一股浓烟直冲云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从2.5万吨的“泰瑞号”驳船上腾空而起,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五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同样在近期,长302米,重达3万多吨的亚洲最大导管架“海基一号”在陆丰油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创造了深水导管架下水的亚洲新纪录,标志着我国超大型深水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海上火箭发射和导管架安装工程最为惊心动魄的环节,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团队为这些上天入海的“国之重器”提供了海上作业现场数据监测,助力...2022年05月12日文汇报
-
如何助力国之重器“上天入海”,上海交大这支团队掌握“核心密码”
光明日报报道近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五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亚洲最大导管架“海基一号”在陆丰油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创造了深水导管架下水的亚洲新纪录。在这些国之重器“上天入海”时,在最惊心动魄的环节,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团队提供了海上作业现场数据监测,助力我国掌握了海上火箭发射船海上作业和深水导管架下水过程的“核心密码”。在九级强风中,完成火箭发射数据监测2022年4月30日11时30分,在我国海域,随着一股浓烟直冲云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从2.5万吨级的“泰瑞...2022年05月12日光明日报
-
为“国之重器”上天入海提供“核心密码”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报道“上天入海”既是令全球瞩目的“重大工程”,也是该行业领域的“关键突破”。近日,随着一股浓烟直冲云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从2.5万吨的“泰瑞号”驳船上腾空而起,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五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而长302米,重达3万多吨的亚洲最大导管架“海基一号”在陆丰油田海域滑移下水,创造了深水导管架下水的亚洲新纪录。在海上火箭发射和导管架安装工程最为惊心动魄的环节,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团队为这些上天入海的“国之重器”,提供了海上作业现场数据监测,助力我国掌...2022年05月12日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
我国首次获得300米级超深导管架下水轨迹实测数据
央视新闻报道记者5月12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上海交大船建学院由海洋工程科研团队李欣研究员主持的“海基一号”超深水导管架下水监测项目圆满完成,成功获得了该导管架下水过程姿态和结构载荷的珍贵数据。长302米、重达3万多吨的亚洲最大导管架“海基一号”在陆丰油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创造了深水导管架下水的亚洲新纪录,标志着我国超大型深水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对推动我国海上油气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海基一号”水上部分伸出驳船舷外80多米,入水时长不到1分钟。要想在这...2022年05月12日央视新闻
-
【要闻版】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人民日报报道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各地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对共青团事业的高度重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是共青团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在青年前列,组织引导一代又一代青年坚定信念、紧跟党走,为争取民族独立、人...2022年05月12日人民日报
-
【头版】奋斗是青春最亮丽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磨砺
解放日报报道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5月10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领导诸葛宇杰、胡文容、彭沉雷与全市各界青年代表在上海各个会场收看大会实况转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上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是共青团的初心使命。我们一定会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征程上,更好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2022年05月11日解放日报
-
【头版】同心守护 育人不辍
中国教育报报道 从严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2022年,一场疫情突袭,让忙碌的申城按下了慢行键,居家隔离、线下停课、停工停产……2500万人口的上海,面对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打响了最为艰苦的一场抗疫攻坚战。3月12日起,上海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高校和部分中职学校按校区转为封闭管理模式。3月28日起,上海开始了规模最大的新一轮核酸筛查。疫情给上海教育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教育部的...2022年05月09日中国教育报
-
【头版】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夺取决战胜利
解放日报报道“我们打赢了武汉保卫战,也一定能够打赢大上海保卫战。”昨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消息传来,上海广大干部群众倍受鼓舞,深感振奋。这波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上海经受住了最为严峻的挑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大家纷纷表示,如今更要咬紧牙关、咬定目标,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夺取大上海保卫战的最终胜利。统一思想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2022年05月06日解放日报
-
科学家首次完成对宇宙线加速暗物质全链条研究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报道宇宙线(CR)加速的轻暗物质(DM) 受访者供图本报讯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PandaX实验(“熊猫”实验)合作组在《物理评论快报》以“编辑推荐”论文形式,发表了PandaX-II二期实验寻找宇宙线加速轻暗物质的结果。这是首次由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开展数据分析寻找这一信号,也是PandaX实验组首次同国内理论学者合作完成从唯象理论提出到实验探测的全链条研究。该研究采用的信号探针,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学者葛韶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袁强,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周宁、教授刘江...2022年05月05日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
新型两栖无人航行器“哪吒IV”完成全球首例真实海洋环境全流程试验
新华社报道碧海蓝天下,一个黄色机身黑色旋翼“小精灵”腾空而起,飞抵目标海域后快速下降并潜入海水,完成水下观察任务后,又自主上浮,从海面轻盈起飞。这个上天入海、飞潜合一的“小精灵”,是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海洋技术团队研制的新型海空两栖无人航行器“哪吒”,此次最新亮相的是第四代升级版。在海南省分界洲岛附近海域,“哪吒IV”完成了全球首例真实海洋环境下自主飞行、水下潜航和海空跨域航行全流程试验,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60米。技术创新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海洋工程(OceanEngineering)》和《野外...2022年05月05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