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疫情下申城咖啡馆、茶馆逆势增至逾八千家:城市越开放,咖啡馆越密集[图]
上观新闻报道 上海的咖啡馆密度有多高?站在兴国路淮海中路口,在大众点评App上键入“附近咖啡馆”,1.5公里距离内的咖啡馆竟多达43家,占满了16块手机截屏。目力所及也随处可见实体咖啡馆:左侧是以手冲咖啡闻名沪上的鲁马滋咖啡,左前方是星巴克咖啡的分店之一,近在咫尺的武康大楼下是“网红”老麦咖啡馆……上海咖啡馆的数量之多,在上海交大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徐剑团队日前公布的《2020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得到了佐证。《报告》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全球50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中,上海的咖啡馆、茶馆...2021年01月20日上观新闻
-
150万元捐母校!著名自动控制专家张良起逝世12年后实现遗愿
新华网上海1月20日电(吴一航)1月19日,对于89岁的刘杜珍来讲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这天,她把自己和爱人毕生积攒的150万元存款,捐给了上海交通大学,完成了爱人生前希望能回报母校的心愿。刘杜珍的爱人是我国著名自动控制专家、国防科技大学原校长张良起,2009年因病在北京去世。2018年,刘杜珍从原工作地长沙回到上海,几乎每天都在念叨着同一件事:捐款。在捐赠书上签完字,刘杜珍坐在椅子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张良起)的两个心愿总算是都完成了!”两个心愿:落叶归根,回报母校刘杜珍老人现在居住在上海杨浦区第一退休所...2021年01月20日新华网
-
餐桌上的交流解开研究生成长的困惑
文汇报报道让不同专业,素不相识的研究生和导师面对面坐在一起,他们会交流些什么?上海交通大学每周一次的“谁来午餐”研究生师生午餐会,如今成了学生中最抢手的活动。在这场餐会上,研究生面对自己父母都不愿意吐露的困惑、面对自己导师时的紧张都在餐会上得到了解决。用餐会的组织方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相关负责人龚强的话来说:“研究生的导学关系是研究生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随着时代的变迁,导学关系也会不断变化,让导师和研究生增加了解,才能提升导学关系,从而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往往是研究生遇到困难时首选的“指...2021年01月20日文汇报
-
上海交通大学张良起奖学金捐赠仪式举行
中国科学报报道 1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张良起奖学金捐赠仪式在徐汇校区总办公厅举行。1946届校友、国防科技大学原校长张良起夫人刘杜珍,以及上海警备区、警备区第一干休所领导及嘉宾,老干部等莅校出席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等参加仪式。刘杜珍牢记张良起学长的遗愿,把毕生积蓄15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设立张良起奖学金,助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据悉,首期张良起奖学金将用于奖励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及航空航天学院品学兼优、具备创新科研精神...2021年01月19日中国科学报
-
一个铁皮糖盒装载毕生心愿,150万元毕生积蓄诠释爱国情怀[图]
青年报报道 一个铁皮牛奶糖盒,装载毕生心愿。四张存折加上一张银行卡,正好150万元人民币。今天,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这是我先生生前和我共同的约定,我们这么多年的工资积蓄,加上我们身后的余财全数捐给学校。”88岁的捐赠人刘杜珍老人辗转多方后才联系上学校,她自言自己的精力和记性一天不如一天,必须要尽快完成这件事。今天下午,这笔捐赠由刘杜珍老人亲手交到了上海交通大学。 贡献卓著,生活朴素 张良起(1923—2009),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控制论专家。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是长兄。兄弟姐妹五人,...2021年01月19日青年报
-
150万元!给上海交大的这笔捐款来自12年前去世的校友,他的故事诠释了什么是爱国[图]
文汇报·文汇教育报道日前,上海交通大学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捐款——四张存折加上一张银行卡,正好150万元人民币。88岁的捐赠人刘杜珍老人是辗转多方后才联系上学校的。“这是我先生生前和我共同的约定,我们这么多年的工资积蓄,加上我们身后的余财全数捐给学校。他走后,我的精力和记性一天不如一天,我必须要尽快完成这件事。”今天下午,这笔捐赠由刘杜珍亲手交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的手中。刘杜珍的丈夫是交通大学1946届的校友张良起,他一生潜心育人。2009年张良起因病离世,离世前,他就与刘杜珍约定好,他的器官捐献给...2021年01月19日文汇报·文汇教育
-
“中国公路泰斗”海上校园有“前传”
赵祖康中文毕业证书。(资料)上观新闻报道 多数人知道赵祖康,是因他在新中国成立前曾担任上海市工务局局长、代理市长,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民主党派要职,但未必知晓他也是“中国公路建设先驱”为国筑路。日前,赵祖康之子——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上海市政府原参事赵国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捐赠赵祖康1922年的交通大学毕业证书。这是1921年交通大学定名成立后首批颁发的学生毕业证书。同时,捐赠物品中还有工程学家赵祖康与桥梁大师茅以升、建筑大师林同炎亲笔书信等重要文献实物。开边须筑路,救国仗书生根据由市委党校教授陶...2021年01月18日上观新闻
-
政经纵横丨刘明兴:如何破解“小镇做题家”的困境?[图]
新华号报道 2020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宣布成立政治经济研究院,这是上海交大为研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而打造的高端智库和理论创新基地。上海交通大学政治经济研究院联合新华网思客推出“政经纵横”系列访谈栏目,就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以及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对专家进行采访。前段时间,关于“小镇做题家”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而这热词背后,是网民围绕城乡教育、就业市场等话题展开的一场大讨论。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明兴在接受栏目专访时表示,农村学生们勤奋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就业市场上遇到一...2021年01月18日新华号
-
“打赢这场硬仗,我们派出最强阵容”(深聚焦·教育扶贫攻坚克难②)[图]
《人民日报》报道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屠鹏飞长期扎根新疆于田县,指导农牧民种植管花肉苁蓉和柽柳17万亩,引进4家企业落户于田从事肉苁蓉加工产业,带动4万余人脱贫致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守锷书院团委书记韩庚,在挂职山西省中阳县下枣林乡阳坡村第一书记期间,组织发展核桃丰产园、肉羊养殖、有机肥生产厂等主导产业,把藏在吕梁山区的贫困村变成了美丽乡村;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苏傥君,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来到云南省玉龙县鲁甸乡太平村,为村小建图书馆、为彝族村民建基站,在扶...2021年01月17日人民日报
-
以创新思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已经成为决定国家治理成败的关键。国家安全系数的提升,不是单纯的量变积累,而是需要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型工作,用质的飞跃来保障国家治理的安全稳定度不断提升。 制度创新是平安建设的根本保证 制度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在不断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的过程中,将国家内在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治理优势和治理绩效。制度创新是制度优势显现的...2021年0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
[头版]无形的“中央智力区”如何激活策源力
《解放日报》报道岁末年初,上海市闵行区的都市路,打通了多年未通的另一头,通达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园。看似一条市政道路开通,却让人想起世界名校周边的路,比如云集波士顿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大批高校,外围也有著名的128号半环形公路。作为高校知识溢出支撑区域,大半个世纪以来这里形成了高科技机构的集聚区,发展出与硅谷并驾齐驱的“128公路模式”。那么,在中国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的当下,是否还有另一个“一流”在建?从环交大、环同济到环医学院校,上海何时出现世界一流的环大学创新区,崛起科技创新策源地?...2021年01月14日解放日报
-
“健康长三角:回顾•展望•开局”——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年度论坛在沪召开[图]
年度论坛会议现场本网记者陈炼/摄1月9日,“健康长三角:回顾·展望·开局”——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年度论坛在沪召开。此次年度论坛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以及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四省(市)卫健委、医保局联合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院管理处、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协办。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健康长三角研究院院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震院士出席论坛并致辞,上海市卫健委副...2021年0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