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4位交大校友当选院士
2025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当选名单。
4位交大校友当选两院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宏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首席科学家吴凯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飞公司工程总师、科技委常委陈勇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谢亿民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邓宏魁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87届硕士校友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邓宏魁,1963年12月生。1984年获武汉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2001年起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主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
邓宏魁长期致力于开发调控细胞命运的新方法和建立多潜能干细胞制备的全新底层技术,尤其在化学小分子诱导细胞命运转变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贡献,首次实现仅利用化学小分子逆转发育时钟,使体细胞重新获得多潜能性。一系列成果不仅开创了全新的体细胞重编程体系,而且加速推动了细胞治疗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转化应用。曾入选2019年“Nature十大人物”,并荣获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药明康德生命科学成就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成就奖、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杰出成就奖以及突出贡献中关村奖等。
202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凯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1989届本科、1992届硕士,化学化工学院2014届博士校友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首席科学家、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吴凯,1968年生。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1989届船舶工程专业本科、1992届船舶结构力学专业硕士、化学化工学院2014届应用化学专业博士校友。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首席科学家、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
吴凯长期致力于锂电池前沿化学体系、高效系统集成、高速高精制造和工程应用技术领域。在基础材料、电池系统和工艺装备等全链条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突破。项目成果推广到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牢固确立了中国动力电池品牌的世界引领地位。曾获福建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福建省劳动模范、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2年,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奖特等奖。2023年7月,荣获2023年欧洲发明家奖“非欧洲专利局成员国奖”类别大奖。2023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4年12月,获得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25年1月7日,获得2024年度“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202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2023届博士校友
中国商飞公司工程总师、科技委常委
陈勇,1967年8月生。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电子与信息专业2023届博士校友。中国商飞公司工程总师、科技委常委、ARJ21飞机型号总设计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陈勇先后从事歼轰七系列、运7-200A、空警2000等国家重大装备研制。2004年至今,带领团队研制我国首款喷气客机C909飞机,首次攻克喷气客机国际适航条款设计验证,首次实现国产喷气客机产业化和系列化发展,为C919成功研制取证和C929的顺利研制,建立了技术基础、适航基础。攻克了国产喷气客机产业化、规模化安全运营难关,实现C909飞机年产50架/每条生产线的能力,交付154架飞机,累计载客超1700万人。攻克国产喷气客机系列化发展难关,研制C909灭火机、公务机、医疗机、应急救援指挥机和货机等衍生机型,使C909成为衍生机型最多的喷气支线飞机型号。曾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国家首批万人计划,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中国航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2020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2023年5月,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023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2024年12月,荣获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交通运输技术奖。
202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亿民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1984届本科、1987届硕士校友
河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
谢亿民,1963年12月生。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1984届工程力学专业本科、1987届固体力学专业硕士校友。随后,赴英国斯旺西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年受聘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终身教授及系主任,2011年当选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
谢亿民是结构拓扑优化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他率先提出的“渐进结构优化法”和改进的“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在国际结构优化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并成功应用于国内外一系列重大工程。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拓扑优化软件Ameba, 已成为建筑结构领域重要的创新设计工具。于2017年荣获澳大利亚机械工程领域最高奖——米歇尔奖章 (AGM Michell Medal), 同年受聘为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9年获得澳大利亚最高学术荣誉——澳大利亚桂冠教授 (Australian Laureate Fellow)。2022年荣获澳大利亚土木工程领域最高奖——约翰·霍兰德爵士年度土木工程师奖 (Sir John Holland Civil Engineer of the Year Award)。迄今已出版英文专著3部,发表SCI论文50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总数超4.4万次,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学术成就享誉世界。
202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