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强强合并”20周年新闻通气会举行
《交叉融合 医工同行》新书发布
展示上海交大医工交叉二十年创新成果
11月25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20周年新闻通气会在徐汇校区举行。会上,《交叉融合 医工同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二十年》一书正式发布,书中精选了医工结合的精彩案例,记录学校医工交叉研究基金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为强强合并二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出席活动并讲话。副校长、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文华,附属仁济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强,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朝阳,总经济师、交大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光艳,医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康力,学校及医学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于朝阳主持。

在杨振斌、范先群、于朝阳等见证下,胡薇薇、赵文华、夏强、王光艳共同为新书揭幕。
范先群回顾了“强强合并”二十年来医学院在人才培养、科研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创新突破和主要成绩。二十年来,交大医学院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迈上了发展的新台阶,被称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案例”。夏强阐述了医工交叉在科技创新、医学进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推动作用,依托两校合并带来的学科优势,不仅交大医学院实现了高速发展,所有13家附属医院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周永丰介绍学校医工交叉总体情况及新书主要内容。自2005年强强合并以来,上海交大积极推动医工交叉融合,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组织体系、培育“阳光雨露”创新生态、鼓励思想碰撞,形成了独特的医工融合创新组织模式与创新生态。20年来,医工交叉基金立项超2000项,3000余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在人才培育、战略攻关、成果产出、转化落地、医学进步、健康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上海交大教授、术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凯分享医工交叉创新成果成功落地转化的经验。医学院在读博士生胡佳腾介绍了在医工交叉融合中的成长经历和思想感悟。

《交叉融合 医工同行》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0万字,精选30个优秀案例,覆盖诊疗技术、诊疗器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药物与材料等各领域。展现了各个团队在基金支持下打破学科藩篱联合攻关,以临床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医疗技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实践历程。《交叉融合 医工同行》的发布,不仅是对过往二十年医工交叉探索实践的总结,也为未来学科交叉创新、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宝贵经验与行动指引。
杨振斌强调,“强强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学校和医学院共同践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使命担当的生动实践。他要求全校要全面总结好历史经验,发挥“交医模式”的优势,巩固良好的发展态势;加快推进交大医学改革发展,强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继续发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精神文化,为实现下一轮快速发展蓄势赋能,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