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2025数智文旅发展大会举办
数智领航・生态共荣
11月20日,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上海高科技文化和旅游装备协会承办,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临港新片区数字文化装备产业总部基地、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等单位协办的 2025 数智文旅发展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多方共建,推动数智文旅协同发展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钟晓敏出席大会并致辞,强调上海文旅正在积极落实“模塑申城”发展布局,全力推动数智科技与文旅场景深度融合,加快塑造数字时代文旅新生态与新形态,为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致辞,她指出,交大在“文化+科技”融合战略引领下进行了一系列前瞻布局,已在文旅领域形成“学术研究-智库支撑-文化传播-产业赋能”四位一体的发展特色,致力于培养兼具人文内涵与数智科技能力的下一代文旅领军人才。她重点介绍了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于2024年委托交大文创学院启动建设的“上海市数字文娱新空间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已系统攻关多项数字文娱关键技术,完成若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成果,并承担系列国家级与省部级重点课题,持续推动文旅产业数智化转型,是交大在文旅科技领域布局的关键落子。胡薇薇表示,交大将以该中心为重要枢纽,与各界携手共同推动数智文旅体验革新与生态重塑,为上海建设国际数字之都、为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交大智慧与力量。

胡薇薇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华共同为上海市数字文娱新空间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中心将持续聚焦数字文娱新空间技术研发与场景转化,打通“产学研用”协同链条,打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桥梁纽带。

会上,上海市数字文娱新空间技术创新中心正式发布了“数字文娱新空间内容分发管理系统”。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朝阳与文创学院长聘教授、院长张伟民以及多位生态合作伙伴的共同见证下,该系统成功亮相。该系统将为数字文娱资源的广泛普及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为让与会者切身体验“数字文娱新空间内容分发管理系统”项目成果,会场外特设数字文娱新空间体验区域,展示了完整的数字文娱新空间业态链路和产业前景。

在海高科技文化和旅游装备协会会长专委会成员企业代表任晓辉与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院长张伟民等成员的共同见证下,上海高科技文化和旅游装备协会数智文旅专委会正式成立。专委会将整合数智文旅产业生态上下游资源,搭建技术交流与项目对接平台,推动数智文旅产业标准统一与规范化发展,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慧文旅实践高地。

去年,上海出台高新视听政策扶持沉浸式内容制作,文旅市场涌现出《数字一大》《再见青花》《飞行看上海》等超百个数字文娱新空间,引领文旅沉浸式体验发展潮流。大会对《行走的天文馆》《寻找周同学之时空奇遇》《敦煌路上看敦煌》等具有示范作用的2025年度数字文娱新空间创新应用场景进行发布并授牌。
学术交流,聚焦技术融合与业态创新

张伟民在以《人工智能催生文旅新业态的路径与生态构建》为题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在“文化+科技”融合战略引领下,文创学院坚持“国际化、学科交叉、产业导向”育人理念,构建“文化+管理+技术”三维融合的教学科研体系,持续推进AI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他重点介绍了由学院牵头建设的“上海市数字文娱新空间技术创新中心”在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突破,包括数字孪生、沉浸式交互、虚实融合等前沿方向,以及“数字文娱新空间内容分发管理系统”等代表性成果。张伟民表示,学院将持续依托该中心作为协同创新平台,携手政府、行业与学界伙伴,共同构建“技术研发—场景示范—产业赋能”一体化的数智文旅生态,助力上海建设智慧文旅实践高地,为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交大动能。
库帕思、智元机器人、蚂蚁集团、中兴通讯等企业分别围绕文旅语料、具身智能、智能体、XR 技术等维度,分享科技在文旅服务升级、全域互联、创新发展中的落地经验和多元思路。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一致认为,数智文旅产业生态的发展需以“协同发展”破解产业痛点,推动形成“技术研发 — 应用示范 — 推广复制”的全链条发展模式。
持续赋能,共绘数智文旅新图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动文化建设数智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上海是文化建设的高地,也是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在“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下,上海文旅正在跑出创新加速度。一年多来,上海文旅正按照语料、场景、产业三条路径全面推动文旅人工智能发展。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持续开展文物、古籍、书画等藏品数字化采集,库帕思等语料企业与文旅机构合作启动文旅语料库建设;上海广播电视台、B站、携程、小红书等文旅企业单位推出一批垂类大模型,涵盖影视创作、3D内容生成、行程助手等领域方向;沪小游”城市生活智能体为来沪游客提供智能便捷的文旅公共服务,目前已服务超1000万人次。此外,上海历史博物馆等部分场馆和景区正在测试导览机器人,为观众提供更加智慧的服务。
未来,上海交大文创学院始终坚持以“文化+科技”融合为战略导向,持续推动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协同,依托上海市数字文娱新空间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深化关键技术攻关与场景转化,构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学院将积极携手政府、行业与生态伙伴,共同探索数智文旅标准建设、人才培养与场景共创,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慧文旅实践高地,为中国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文化自信的数字化表达贡献交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