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世界文学与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讨会暨《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交大举办

2025年11月20日,世界文学与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讨会暨《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办。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首席专家张冰,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编辑部主任刘文静,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必武,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彭青龙共同为新书《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揭幕。来自全国多所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世界文学与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展开深入研讨。

新的贡献.png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代表学校致辞,高度评价彭青龙教授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祝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系列丛书的出版发行。并指出,构建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意义重大,交大始终坚持“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近年来文科发展步伐加快、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实力持续提升,该成果的发布充分体现了交大团队在世界文学和区域国别研究交叉融合中的积极探索,希望各位专家继续关心交大文科的发展,共同为加快构建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更大贡献.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作为专家代表致辞,指出当前中国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领导者,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大洋洲是中国的近邻,战略位置意义重要,彭教授的著作为我国区域国别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与方法提供了范例式的参考。未来期望通过多方合作产出更多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成果,为大洋洲研究和外语学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研究新体系.png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必武代表学院致辞,向与会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及学校的支持表达了感谢,指出该成果以前瞻性的学术视野,系统整合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大洋洲文学发展历史及其特征,成功构建了一个立足中国、体系完整的大洋洲文学研究新体系。

报答学人、影响世界.png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编辑部主任刘文静代表出版方致辞,祝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出版,高度评价了丛书对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并希望今后多方共同努力,打造更多精品项目来回馈社会、报答学人、影响世界。

建的路径之一.png

丛书总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彭青龙教授致辞,表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在诸多学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下得以正式出版。由诗和远方到人文社会关系是世界文学与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相联的地方,从世界文学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恰恰是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路径之一。

微信图片_20251120132350_275_456.jpg

胡薇薇、陈众议、刘文静、张冰、尚必武与彭青龙共同为新书《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揭幕。

世界文学与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讨会随后举行。研讨会主要围绕“世界文学与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关系”“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内涵与路径”“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三个主题展开。

01_副本.png

“世界文学与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关系”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明明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以“也谈世界文学与我国区域国别学”为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建华以“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为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聂珍钊以“《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成果与世界文学与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以《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澳大利亚卷》为例”为题,南京大学教授王守仁以“外国文学研究与区域国别学研究的交叉融合发展——谈《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为题,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殷企平以“数字化时代外国文学批评何去何从?”为题,分别作报告,探讨联通世界文学研究与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02_副本.png

“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内涵与路径”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薛原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建军以“区域国别学的学术理路、关键所在与现实价值”为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张冰以“关涉‘世界文学’的‘区域国别研究’:评《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为题,北京大学教授刘锋以“‘以我为主’的外国文学研究”为题,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曾艳钰以“文学何以通达区域:大洋洲文学研究与中国区域国别学的知识生产”为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汪诗明以“大洋洲研究中的文学与史学关系:兼谈《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的四大特点”为题,分别作报告,共同探索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内涵与路径。

03_副本.png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升远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弘以“中国区域国别知识体系视域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为题,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授梁中贤以“跨越南太平洋的回声:评彭青龙主编《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为题,南京大学教授都岚岚以“中国区域国别研究新范式:兼评《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为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雯以“从多元文化到文明互鉴: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为题,分别作报告,探讨深化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洋洲文学研究。

贡献智慧和力量.png

最后,彭青龙教授作会议总结,向学校领导及与会专家表示感谢,指出此次探讨会兼具高度、广度、深度,汇聚了国内区域国别与大洋洲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展示了我国学术界在变局时代下的思考深度、学术自觉与全球胸怀。未来希望与大家一道,继续深化学术研究,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自主知识体系和服务国家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倪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