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首届“交・创”全国高层次博士生学术论坛举行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首届“交・创”全国高层次博士生学术论坛举行。本次论坛以“交叉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搭建了跨学科、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的500多位优秀博士生齐聚一堂,为青年学术力量的成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DCKM8449

论坛于11月16日上午在闵行校区陈瑞球楼100号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研究生院院长邓涛,医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董艳,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冒巍巍,李政道研究所党委书记陈哲,校内各院系分管领导以及校内外优秀博士生代表出席活动。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文明主持。

6493e50b7166236b0df10ab8075022d

丁奎岭在致辞中提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进入快车道,而博士生群体是学术研究中最具活力与创造力的队伍,更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希望所在。他强调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优秀博士生培养方面的特色举措。丁奎岭指出,举办首届“交・创”全国高层次博士生学术论坛旨在为青年学者提供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碰撞灵感的契机,鼓励博士生勇攀学术高峰,肩负起新时代的学术使命与社会责任。

邓涛介绍了论坛具体情况。他表示,此次论坛汇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余所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优秀博士生参加。论坛不仅为博士生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展示平台,更将学术创新能力、学术评价能力等学术综合能力纳入评价维度,鼓励博士生踊跃提问,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在思维碰撞中激发更多科研灵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注入新动能。

DCKM9074

DCKM8888

DCKM9425

8e44a00d030a30275b30f3aacf59046

本次论坛设置了29组跨学科主题的平行论坛,涵盖了工科、理科、生命、医学、交叉学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博士生们围绕各自研究方向,通过口头报告和现场交流,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见解。在交流过程中,青年学子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针对研究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专家学者们也全程参与指导,对博士生的研究工作给予了精准点评与宝贵建议,助力青年学子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研究水平。参与学生纷纷表示,通过论坛搭建的平台,不仅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学术伙伴,更在思想交流中获得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11月17日下午,论坛闭幕式在闵行校区陈瑞球楼100号报告厅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兆国、研究生院院长邓涛、医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董艳、李政道研究所党委书记陈哲,校内各院系分管领导等嘉宾出席闭幕式。

60ef8ea2b39e09e1e00771f800a87f8

邓涛公布了本次论坛报告的获奖名单。其中,特等奖获奖学子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他希望同学们立足长远,未来继续在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力争产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随后,特等奖获奖学子依次发言,他们对上海交大提供此次学术交流机会表示感谢,并分享了参与论坛的收获与感悟。

论坛还对突出贡献单位、优秀承办单位、优秀组织单位进行了表彰,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李政道研究所获评“突出贡献单位”。

3cc54fdb621a2fc73e3746c4d6df6d03

张兆国作总结发言。他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远道而来的青年学者们表示感谢,对辛苦组织论坛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表示敬意。他强调,本次论坛的举办是上海交通大学推动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促进全国高校学术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他鼓励广大博士生保持开放心态,勇于突破学科界限,在交叉创新领域施展才华、成就梦想,并表示学校将继续全力支持跨学科学术交流,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空间。

本次上海交通大学首届“交・创”全国高层次博士生学术论坛的举办,不仅为全国优秀博士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更促进了跨学科、跨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推动相关学科领域的创新发展、培育青年学术力量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论坛的推动下,更多青年博士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术研究,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
郑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