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第四届卓越教育国际研讨会暨第十届世界一流大学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交大举办

2025年11月14日至16日,第四届卓越教育国际研讨会暨第十届世界一流大学国际研讨会(The 4th Shanghai Forum for Education Excellence &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SFEE-4 & WCU-10)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办。大会由上海交大教育学院主办,以“世界一流大学:促进全球共同利益”(World-Class Universities: Promoting Global Common Good)为主题,邀请了来自中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与青年学者,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全球使命、服务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与评价、人才跨境流动与合作以及知识的全球生产与转化等议题展开了对话,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世界一流大学在推动全球共同利益方面的责任与担当。现场近百位嘉宾与师生参会,会议同步开启线上全球直播,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image001.jpg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兴浩代表学校致辞,他回顾了学校近年来的办学成就,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学校依托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等平台持续推进前沿研究,研制了世界首个多指标全球性大学排名,创办了世界一流大学国际研讨会,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他表示,面对全球格局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挑战,应深化对“世界一流”内涵、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理解与研究,凝聚广泛共识、共担全球教育使命、共绘未来发展蓝图。

微信截图_20251120101452.png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基础教育办公室主任王琳媛从学校教育学科复建四十年和教育学院成立五年的历程出发,强调学院始终秉持“教育是第一根基”的办学初心,汇聚海内外优秀师资,培养出了大批专业扎实、面向未来、学校满意的卓越教育人才。同时,学院也希望通过“卓越教育国际研讨会”与“世界一流大学国际研讨会”两大重要学术品牌,为全世界学者们提供学术研讨和交流的长期平台。

image002.jpg

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刘念才主持。

image003.jpg

大会主旨报告由刘念才教授主持。布里斯托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牛津大学高等教育学荣誉教授Simon Marginson围绕“高等教育与共同利益:国家与全球、定义与测量”发言,指出在多元且动荡的世界格局中,高等教育与科研不仅关乎个人收益,更关乎社群发展、人类福祉,以及自然危机应对等“全球共同利益”。他强调,高校及其成员应当在地方与全球层面通过知识流动、跨国合作和面向生态可持续的行动,积极拓展高等教育服务共同利益的空间,以更具“天下”视野的方式想象和追求全球共同利益。

image004.jpg

image005.jpg

image006.jpg

image007.jpg

本次大会举办了两场特邀报告。第一场由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杨希主持。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特聘教授Creso Sá、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Hugo Horta、以及香港教育大学教育政策与领导学系教授蔡瑜琢,分别以“全球宏图与国内制约:2020年代的加拿大研究型大学”、“国际期刊的同行评审:‘危机’、演变与前景”、与“从创业型到可持续型:为全球共同利益重塑世界一流大学”为题发言,围绕研究型大学在全球使命与国内政策环境方面的统筹与协同、同行评审生态改进,以及“可持续创业型大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转型等议题作出深入阐述。

image008.jpg

image009.jpg

image010.jpg

image011.jpg

第二场特邀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陈丽媛主持。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黄福涛、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世宝、以及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副教授杨沛东分别围绕“东亚高等教育的共同利益:中日视角的比较分析”、“从人才流失到人才循环:中国跨国人才流动的新趋势与模式”、与“必要之‘恶’?对于全球大学排名‘必然性’的批判性反思”做报告,从东亚高等教育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人才流动演进,到全球排名的治理功能与方法局限,探讨世界一流大学服务全球共同利益的制度路径与评价重构。

image012.jpg

image013.jpg

本次大会举办了三场圆桌论坛。第一场圆桌论坛由蔡瑜琢教授主持。来自厦门大学的黄依梵、南京大学的刘霄、华东政法大学的苏洋、浙江工业大学的翁默斯、香港大学的杨力苈、北京大学的周森六位青年学者,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知识生产与转化对全球共同利益的贡献”进行了交流研讨。

image014.jpg

image015.jpg

image016.jpg

第二场圆桌论坛由Simon Marginson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冯倬琳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全球共同利益指数”介绍了相关概念与初步成果,尝试从多维指标视角评估世界一流大学在促进全球共同利益方面的实际贡献。与会专家Creso Sá、Hugo Horta、蔡瑜琢、黄福涛、郭世宝、杨沛东就指标体系、指数结果及其对大学治理与政策实践的意义展开了讨论。

image017.jpg

image018.jpg

第三场圆桌论坛由黄福涛教授主持。来自大阪大学的陈丽兰、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李欢、上海师范大学的宋佳、湖南大学的田琳、复旦大学的王欣欣、厦门大学的余婧然六位青年学者,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学生与学者流动对全球共同利益的贡献”展开了交流。

image019.jpg

image020.jpg

闭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郝晓伟主持。Simon Marginson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强调本次研讨会围绕“世界一流大学与全球共同利益”的深入对话拓展了研究视野、促进了跨界合作并推动了新共识的凝聚。他指出,长期以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在推动高等教育面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与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本次会议通过从伦理关怀、包容精神与关系性空间等维度进一步深化这一理念,在承认多样性的前提下,为思考和实践高等教育如何更好服务人类共同未来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发。

image021.jpg

image022.jpg

冯倬琳教授介绍了“世界一流大学手册(Handbook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和“中国教育故事(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in China and Beyond)”两本大型英文参考书项目的最新进展。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周晓菲介绍了将于2026年举办的第五届卓越教育国际研讨会暨第九届STEM教育国际研讨会(SFEE-5 & STEM 2026)整体筹备进展。

在大会召开之前,组委会以“面向2050:世界一流大学对全球共同利益的贡献”(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 the 2050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Global Common Good)为主题召开了会前工作坊,聚焦2050年远景目标下,世界一流大学重塑全球共同利益的使命、愿景、机遇和挑战展开了研讨。

image023.jpg

面向未来,如何进一步发挥世界一流大学在促进全球共同利益中的引领作用仍待持续探索,本次会议为后续学术对话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徐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