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中法工程教育合作又一里程碑

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首届“笛卡尔班”开班仪式举行

11月1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首届“笛卡尔班”开班仪式在中法大楼205报告厅举行。来自中法双方高校的领导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中法工程教育合作的新里程碑。

11111.jpg

出席本次仪式的嘉宾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刘卫东,法国高等先进技术学校(ENSTA)校长Estelle IACONA、国际合作负责人Sébastien REYMOND,巴黎高等电信学校(TELECOM Paris)国际合作负责人Jean-François NAVINER、国际项目主管Nicolas PROST,巴黎国立路桥学校(École des Ponts Paris)国际合作负责人Marie-Christine BERT,巴黎综合理工大学集团(Institut Polytechnique de Paris)驻华办公室市场与宣传主管陈惠玲,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群,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熊振华、中方院长陈彩莲、法方院长Zied MOUMNI、副院长陆佳亮、原党委副书记姚雪,法国达索系统公司代表李君轩与尹玥等出席。仪式由陆佳亮主持。

中法携手共进、再启新篇

IMG_9710.JPG

刘卫东代表上海交通大学致辞。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学校始终秉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改革创新,致力于培养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他表示,“笛卡尔班”的设立,是依托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融合中法两国教育体系优势,在“数理+AI+工程”一体化培养模式上的一次重大探索。这一项目旨在打通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再到工程实践的完整创新链条,培养既具坚实数理基础与AI素养,又具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他强调,学校将持续支持学院深化国际合作,让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中成长为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卓越工程师,“笛卡尔班”也必将成为中法教育合作的新典范。

DSC01777.JPG

Estelle IACONA代表四所法方合作院校(Ecole Polytechnique、Ensta、Telecom Paris、Mines Paris)致辞。她指出,“笛卡尔班”的成立标志着中法合作进入新的阶段,是长期务实合作的成果。项目融合了法国精英教育的严谨体系与中国教育的创新实践,在“数理+AI+工程”培养模式下,兼顾理论深度与应用广度。她表示,课程设计保留了法国理科预科的核心精神,同时引入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时代的前沿内容,帮助学生在未来科技领域中脱颖而出。法方将继续加强学术支持,协调法国工程师院校资源,促进学生国际交流交换,共同打造中法合作办学的新标杆。

“数理+AI+工程”打造国际化拔尖人才培养高地

DSC01811.JPG

陈彩莲对“笛卡尔班”的运行和建设作系统介绍。她指出,“笛卡尔班”以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命名,寓意在AI时代回归科学思辨与数理求真的精神。该项目是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下的拔尖人才计划,通过构建以数理基础、人工智能与工程融合为核心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AI时代下未来学术大师和顶尖工程科学家。培养方案将强化学生在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领域的训练,深化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前沿探索。学生将在学院经费支持下赴法沉浸式学习。学院将秉持“强基多元、全球视野、行业精英”的培养理念,陆续推出学术导师配备、顶尖实验室科研训练、知名企业实践、国际交流交换等系列举措,助力学生炼就核心能力和素养。

首届“笛卡尔班”目前遴选22名学生,由数学组Célia CARCHEREUX、Marc BECKER、Hamza BOUKILI,物理组David DELBARRE、邵凌翾五位教师组成的跨国教学团队担任教学顾问。科研导师则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数学科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与感知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多所理工科院系,将引导学生重点开展应用数学和物理、AI for Science、AI for Engineering等前沿方向的研究。

授聘书与绶带:开启“笛卡尔班”新征程

DSC01868.JPG

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刘卫东、Estelle IACONA、熊振华、陈彩莲、Zied MOUMNI共同为五位“笛卡尔班”教学顾问颁发聘书。

DSC01891.JPG

DSC01902.JPG

DSC01910.JPG

随后,中法双方领导与教师代表为“笛卡尔班”学生授予印有本人姓名的绶带,以一份专属仪式感,宣告他们正式成为首届“笛卡尔班”学子。

学生代表孙麟杰与王恩泽发言。孙麟杰表示,加入“笛卡尔班”是为了成为兼具数理基础与人工智能能力的新时代工程师。在这里,他感受到思维的碰撞与集体的成长。王恩泽同学则谈到,“笛卡尔班” 数理+AI+工程的培养体系让她对未来学习充满期待,希望在跨学科融合中成长为具有创新力的卓越工程师。

继往开来,共筑中法教育新高地

Zied MOUMNI在闭幕致辞中指出,“笛卡尔班”的成立,是中法双方十余年合作积淀的成果,也标志着学院人才培养迈向新阶段。他总结了项目的三大核心优势:一是法国合作院校的深度参与,为项目的高水平学术标准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课程体系立足数学、物理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前沿,着眼未来科技挑战,旨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高度适应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是首届学生肩负开拓使命,他们既是幸运的先行者,也承担着传承卓越与创新精神的责任。他特别表示,“笛卡尔班”的成立是一个新的起点,它的未来将由师生们共同书写。

“笛卡尔班”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学院在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国际化工程师学院的征程上迈出坚实一步。未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中法教育合作,构建开放、创新、卓越的工程教育新生态,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年顶尖科技人才注入持久动力。

周向雨
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
尹艺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