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之星”终评大会举行
11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留学生之星”终评大会暨颁奖典礼在闵行校区学生中心A100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常委、海外联谊会会长汪后继、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武超、校外媒体嘉宾、校机关部处领导、院系学工副书记、留学生工作负责人以及中外学生代表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媒体与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单畅、凯原法学院留学生ERIK GRIGORYAN主持。
汪后继在致辞中对入围同学表示祝贺,向为此次评选辛勤付出的各部门、各院系表示慰问和感谢。他表示“留学生之星”不仅是一份荣誉,更代表着多元发展的期许:学术探索之星在专业领域刻苦钻研;文化传播之星积极搭建中外友谊桥梁;公益实践之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创新创业之星敢为人先,致力改变世界。他勉励入围同学将荣誉化为动力,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纽带,并希望所有交大学子加强交流、互学互鉴,共同营造开放、包容、卓越的校园生态。
学生处副处长葛阳介绍了2025年“留学生之星”评选活动的总体情况,对本次评选的前期情况和终评大会的规则作了说明。本次评选自9月启动筹备,得到全校各院系的积极响应,推选出25名知华友华、学业优异、科研突出的留学生。经专家通讯评审,12位候选人脱颖而出,入围终评环节。
随后,12位候选人按照抽签顺序,通过个人VLOG展示、“我的留华故事”演讲和中华文化认知展示,分享了他们的留华故事与成长感悟。他们重温留学初心,畅谈未来发展,充分展现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科研创新的执着以及对志愿服务的热忱。
投票间隙,人文学院美国留学生Megan Huang带来歌曲《When We Were Young》,深情演绎赢得全场掌声;中外学生合唱团携手唱响《茉莉花》、《Something Just Like This》,传统与现代交融、中西方旋律碰撞,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跨文化交流理念。
经评委现场评定,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之星”及“留学生之星”提名奖正式出炉。

沙溢MOHAMMAD SHAHIR SHARIFI
国籍:阿富汗
学院:媒体与传播学院
他是媒体与传播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在华十余年,他知华友华,专注于跨文化传播与媒体共情研究,致力于以学术与实践促进文明对话。他曾在TEDx发表演讲,是健康传播与智能传播项目研究成员。他在国际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他的影像与文字作品获十余项国家级奖项并出版,曾任潇湘晨报通讯员,发表十余篇新闻报道,并与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深度合作。作为国际中文教师及“中文小屋”学习平台创始人,他编著多部汉语教学用书,以语言与影像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推动中外文明互鉴,并受邀参加汉学家年度盛典。
郝世照ADIB HOSSAIN SIJAN
国籍:孟加拉国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他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孟加拉籍硕士研究生,获中国政府奖学金(CSC A类)全额资助,学业成绩位列专业前五。他对环境科学的热爱始于童年,源于家乡希塔拉克什亚河的污染之痛。他的科研之路始于本科阶段,聚焦于纺织废水处理与回用研究。在交大,他进一步深化该方向:以第一作者身份在《Water-Energy Nexus》发表关于加速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研究论文,并合作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发表高效脱氮除磷技术论文。学术之外,他积极融入中华文化,踊跃参与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和志愿服务,推动中孟环保科研合作,并通过社交媒体(粉丝1600+)分享留学经历,鼓励并指导更多学生赴华求学。他希望将中国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应用于改善孟加拉国水环境,努力成为两国在友谊、创新与生态合作之间的桥梁。
陈旭YASIN AMARA SEKOU S DRA
国籍:马里
学院: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他是船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生。在中国学习与生活的十年,对他而言是一场深刻的探索与对话。他不仅致力于以扎实的科研应对全球变暖等挑战,发表了SCI及EI学术论文,更怀抱着巨大的热情,用双脚丈量了超过30座中国城市。他的镜头与笔,记录下这片土地的多样风貌与动人细节,他是中非及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积极实践者:作为嘉宾参与中新网《中外青年对话》节目,接受《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专访,分享他的观察与思考。从荣获“北京市汉语之星”优秀奖到参与“邂逅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研学,再到在中英国际低碳学院暑期学校中获得最佳团队奖,他始终致力于将学术、文化与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相结合。他坚信,科技是共通的语言,文化是相连的桥梁,而青年正是未来的建造者。
张子谦CHANG ZI QIAN
国籍:马来西亚
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他以全校模范生身份毕业于槟城日新独立中学,2022年入读交大后力学笃行,32门课程获评A或A+,连续获得上海市政府A类奖学金。他兼具跨文化服务与领导力,担任上海交通大学马来西亚同学会主席团成员、马来西亚驻上海同学会交大代表,切实构建中马文化沟通桥梁;以思辨为舟,代表校辩论队获2024“功承瀛泰杯”上海法律辩论邀请赛亚军等荣誉;以镜头为桨,担任融媒体中心抖音运营部部长,主导运营130w+粉丝校级抖音账号,承担周新闻直播视频制作,助力校园资讯高效传播。他知华友华,多方求索,担当中马文化使者,讲好在华留学故事,传递世界青年之声。
萨明凯SAMY KACI
国籍:阿尔及利亚
学院:李政道研究所
他是来自阿尔及利亚的萨明凯(Samy Kaci),本硕阶段均以优异生身份毕业于胡阿里·布迈丁科技大学。2022年,他怀揣古老格言“求知,哪怕远在中国”的信念跨越万里求学,来到交大李政道研究所攻读博士。他深耕天体物理前沿领域,在宇宙射线物理学与伽马射线天文学研究中成果丰硕,已撰写4篇论文,发表于ApJL(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11.7)、JCAP等多个天文学国际顶刊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报告,得到导师和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入选教育部物理学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首批“李政道博士生”,并获“李政道国际博士生奖学金”。他热衷中国文化,积极参与书法体验、城市寻访等文化交流活动,并带动身边留学生加入其中。在深耕科研的同时,他热爱运动、亲近自然、热心服务,因优异表现入选浦东张江官方宣传片,并积极投身交大和李所的国际招生宣传。未来,他将继续以科学为桥梁,以文化为纽带,把个人追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之中。

本次“留学生之星”评选活动不仅为交大留学生提供了风采展示与交流互鉴的平台,更通过树立朋辈榜样,有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活动激励广大留学生学习先进、担当知华友华的文明使者,并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