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沪豫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工作交流会、上海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联盟工作推进会举行
11月5日至6日,沪豫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工作交流会、上海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联盟工作推进会在河南大学举行。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顾红亮,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二级巡视员、宣传处处长赵扬,上海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联盟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朝阳;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季波、党委副书记杨萌芽,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社语处处长韩冰,河南省博物院副院长史自强等出席会议。上海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联盟成员单位有关同志,河南工业大学等河南省高校代表共同参加会议。


季波对上海市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高校博物馆作为特殊的教育空间,融学术、艺术、历史与科技于一体,既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更是文化浸润的前沿阵地。此次沪豫两地携手推进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建设,正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期待以此次会议为纽带,加强与兄弟高校博物馆以及相关文化单位深入交流,共同探索高校博物馆在传承学术精神、培育家国情怀、开展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创新路径,为高校文博资源赋能人才培养、助力校园文化建设贡献更多实践经验与创新思路。

会上,于朝阳、杨萌芽代表沪豫高校签订沪豫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互访协议,双方将依托互展互联、人才培养、美育建设、文博思政等,推动馆藏交流互鉴,共同提升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发挥,更好服务高校立德树人建设。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分别就博物馆文化育人工作经验作交流发言。

韩冰表示,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上海是现代中国教育的重镇,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希望两地高校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聚焦立德树人,共同策划主题展览,开发特色课程,开展研学实践,让静止的文物“活”起来,让深厚的文化“动”起来。建立常态化的交流互访机制,推动馆藏资源、学术研究、策展经验、数字技术的共享共建。大胆探索“博物馆+科技”“博物馆+美育”“博物馆+文创”等融合发展新路径,提升观展体验,扩大文化辐射力。

顾红亮表示,本次活动的举办,标志着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工作迈入了协同化、常态化、机制化的新阶段。期待双方共同打造特征鲜明的育人产品,创新展陈方式,强化数字赋能,让师生在触摸历史、对话文明中实现“知行合一”;共同打造可感可及的实践资源,开发一批兼具专业性与教育性的特色课程、实践项目和研学路线,让高校博物馆真正成为连接课堂与实践、传承知识与精神的重要纽带;共同打造常态长效的协作机制,开展更多领域、更多视角的研讨、交流与合作,及时提炼制度性成果,让合作实绩扎根两地高校、惠及两地师生。

现场,河南省博物院副院长史自强为全体与会同志带来《数字赋能 以文化人 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活态转化”与宣教路径》专题报告。
上海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联盟工作推进会上,联盟秘书处介绍了2025年工作情况和2026年工作打算,与会高校聚焦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工作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