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举行 上海交大承办“数字与智能”主题论坛

协作共促持续发展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沪举行

10月19日,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式暨国际绿色航运主论坛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举行。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并致辞。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伟,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作主旨演讲。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上海市领导华源、张小宏,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等出席开幕活动。

图片1.png

图片2.png

陈吉宁表示,上海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以国家战略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五个中心”协同联动优势,着力强功能、优服务、拓网络,加快建设世界级航运枢纽,持续提升高端航运服务水平,加快航运智慧绿色转型,共筑航运业开放合作、健康发展生态,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新成效,为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图片3.png

刘伟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交通运输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建设可持续交通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航运业可持续发展。要聚焦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目标,加快航运业绿色化、数智化转型,持续为全球经济和贸易繁荣发展提供新机遇。

图片4.png

龚正指出,要聚焦提升航运服务能级,持续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打造航运资源要素集聚高地。聚焦推动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全球航运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和交易中心,与更多国际港口城市共建绿色航运走廊,打造航运绿色发展高地。聚焦航运数智转型,打造航运科技创新高地,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全面跃升。

图片5.png

开幕式上一批政府部门间合作文件、绿色航运走廊建设成果、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成果、高端航运服务业创新成果、国际航运合作发展成果作了集中发布。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携手中远海运集团、劳氏船级社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共建的“国际海事未来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聚焦绿色低碳智能,引领航运全链创新,探索绿色协同发展新道路,共筑国际创新合作新生态。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以“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于10月19日至21日在沪举办,包括开幕式暨国际绿色航运主论坛、国际海运论坛、国际航空论坛,并围绕数字与智能、海上交通安全、法律和金融保险等领域设置4个主题论坛。

数智赋能航运升级

上海交大承办“数字与智能”主题论坛

10月20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船级社共同承办的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数字与智能主题论坛在世界会客厅星空厅召开。

图片6.png

论坛以“数智技术赋能航运升级 构建协同产业生态”为主题,吸引了包括相关政府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行业领军企业、权威机构代表及知名专家学者等在内的400余名嘉宾参加,共同探讨航运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的时代价值及其对行业产生的影响。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叶兴、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二级巡视员高海云和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发表现场致辞。

图片7.png

奚立峰表示,近年来,为了应对全球航运业的新挑战,上海交大紧抓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发展机遇,主动优化学科布局,持续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同时交通大学积极推进“大海洋”战略,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期望通过论坛共同探讨航运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索航运业新质生产力的建设与发展路径,推动航运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在主旨发言环节,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地中海航运集团全球海事政策和治理事务高级副总裁玛丽·卡罗琳·劳伦特(Marie Caroline Laurent),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崔海东,克拉克森研究公司董事总经理史蒂夫·戈登(Stephen Gordon),中国船级社副总裁江亚峰围绕不同主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图片8.png

在圆桌论坛环节,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主席张宝晨、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单红军、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冯玥、亚洲船级社协会主席阿卜杜勒·贾米尔·穆尔希德(Abdul Jamil Murshid)和ESCP欧洲管理学院教授周炜、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波,从国家战略需求、海事法律和标准、智能船舶发展、航运科技研发、海事大数据跨境安全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不同维度,探讨航运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圆桌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胡昊主持。

航运业须主动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催生新业态、新模式,这也正是中国船级社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承办“数字与智能”分论坛的意义所在。通过深化合作与跨行业交流,凝聚广泛智慧与力量,携手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构建航运新生态,最终实现航运业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图片9.png

此外,在“数字与智能”主题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通过视频形式发布成果“船舶建造小组立的无人产线”。该成果由上海交大长兴海洋实验室完成,针对船舶制造过度依赖人工导致效率偏低的问题,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通过自动化装备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全流程无人化作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黄震出席国际海运论坛并作主旨演讲。黄震分享了前沿观点,提议将航运业纳入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以市场机制推动行业脱碳,为国内绿色燃料创造市场,并综合考虑其对国内航运、造船及能源等不同产业的差异化影响。

作为国际航运界一年一度的交流盛宴,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影响力持续扩大。今年论坛恰逢五周年,参会规模达4000人次,嘉宾覆盖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等全球50来个国家及地区。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迈入“全面建成”新阶段,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的举办,不仅是对过去成就的集中展示,更是面向未来凝聚共识、推动行动的重要平台。

交通运输工程系
交通运输工程系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