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从开创到领航,扎根智能管理与物流20年,董浩云智能管理与物流研究院再启新程

筚路蓝缕二十载,春华秋实续华章。2025年10月18日,董浩云智能管理与物流研究院(中美物流研究院)迎来建院二十周年纪念日,系列学术活动在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各级领导、来宾、校友、师生共同回顾研究院二十载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展望智能管理与物流领域的创新未来。

1.jpg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原校党委书记马德秀,原校长林忠钦,原常务副校长、董浩云智能管理与物流研究院首任院长盛焕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唐立新,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长、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Klaus Mainzer,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系统工程与管理系原系主任Loon Ching Tang,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郑力,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高亮,安徽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余玉刚,上海交大校长助理、人力资源处处长胡昊,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海洋学院院长周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党委书记郭亮,董浩云智能管理与物流研究院院长江志斌,以及海内外关心、支持研究院发展的校友、嘉宾代表和研究院师生出席大会。大会由江志斌主持。

2.jpg

胡薇薇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研究院二十年来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的各项成就。她指出,20年来,在国家部委、上海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在历任校领导的亲自擘画下,在香港董氏家族、董氏慈善基金会等社会各界朋友的倾情襄助下,研究院始终坚守“立足产业、协同创新”的初心,以“培养顶尖物流人才、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使命,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中,书写助力我国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精彩篇章。面对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需求,她希望研究院进一步发挥自身交叉优势,为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贡献新智慧,为全球产业协同与民生改善注入新动能。

3.jpg

马德秀在致辞中回顾了研究院自2005年成立以来的建设历程,她指出,研究院始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与行业前沿方向,持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融合,不断拓展学术影响力与产业服务能力。站在新二十年的起点,她希望研究院进一步聚焦主题主线,科学精准把握未来研究方向,系统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效能,深化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促进国际学术与技术交流、交融,加强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交大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贡献交大智慧与力量。

4.jpg

盛焕烨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研究院从无到有、由小到强的二十年历程,感慨当年的蓝图已化作今日的辉煌。他表示,研究院始终坚守“扎根产业、服务国家”的初心,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结出累累硕果。面对新的时代机遇,他勉励师生不忘初心、勇于创新,在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领域继续开拓进取,让“交大精神”在新的征程上闪耀更加夺目的光彩。

5.jpg

陈方若在致辞中表示,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与安泰经管学院同频共振、协同发展,为学院学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他指出,研究院以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产业发展为使命,在数字化管理决策实验室与工业互联网产教中心等平台建设中展现了“安泰担当”。他表示,学院将一如既往支持研究院发展,携手在智能制造与物流供应链融合、数字化管理决策等领域再创辉煌。

6.jpg

7.jpg

兄弟院校代表郑力及校友代表、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康周先后致辞。他们回顾了研究院自2005年成立以来的创业历程与跨越式发展,肯定了研究院在推动产学研融合、服务国家战略与引领学术前沿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江志斌代表研究院主持了优秀院友表彰环节,并依次宣读获奖名单,胡薇薇为获奖院友颁发荣誉证书。

8.jpg

2010届院友、悠桦林信息科技创始人兼CEO肖芳芳,2012届院友、中国科技大学特任研究员孙灿,2012届院友、成都素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宋开发,博士后院友、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郭磊,2014届院友、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王康周,2015届院友、中核同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谢文明,2019届院友、深圳市哒咔数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舞凤接受表彰。

9.jpg

在院情汇报环节,江志斌系统回顾了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的使命演进与学术积淀。二十年来,研究院依托上海交大的多学科优势,在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工程管理、智能制造及服务型制造运营管理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形成了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并重的创新体系。他表示,未来研究院将以“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核心发展主线,聚焦人工智能与管理科学的交叉融合,深化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及产业伙伴的合作,持续打造开放、共享、国际一流的科研与智库平台。

作为活动的核心环节,随后举办的学术论坛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主旨报告,围绕复杂系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系统韧性与数据智能决策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10.jpg

Klaus Mainzer作题为“Future through Resilient Systems Dynamics and Al”的开场报告,从复杂系统视角探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革新与挑战。

11.jpg

凌文发表主题演讲“中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介绍了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

12.jpg

唐立新发表主题演讲“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介绍了制造系统的智能化演进与系统优化决策的最新研究成果。

13.jpg

杨善林围绕“低空经济与未来工业互联网”主题,深入探讨了低空经济时代背景下的空地协同管理、网络化运行与智能监控体系构建,为工业互联网赋能新兴产业提供了全新视角。

14.jpg

Loon Ching Tang聚焦“System Resilience: from Measures to Design”主题, 系统介绍了复杂系统韧性的评估方法、设计原则以及在供应链、物流和关键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案例。

15.jpg

16.jpg

17.jpg

下午场报告聚焦智能制造与数据智能决策,金句频出。高亮回顾了车间调度理论的发展脉络;余玉刚介绍了考虑现场实验的物流创新研究;徐泽水展示了数智时代下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智能决策研究新进展。

18.jpg

19.jpg

在圆桌论坛环节,专家们围绕前沿主题展开深入讨论。范体军、丁松平、冯博、李勇建、史雄锋、宋开发、赵来军共同探讨了AI时代下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实践;张强、陈强、李刚、王康周、吴疆、肖芳芳、张吴传围绕AI赋能下的智能制造管理创新进行了交流分享。多维度的学术交流充分展示了研究院在推动智能管理与物流学科发展的学术高度与创新活力。

20.jpg

21.jpg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前置,10月17日晚,研究院召开了第一届战略咨询会议。上海交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致辞。他表示,希望研究院以更高站位谋划未来,聚焦国家战略攻关“卡脖子”技术、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全球合作视野,助力我国先进制造、服务及物流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盛焕烨宣读了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贺信。随后举行了“董浩云智能管理与物流研究院”揭牌仪式,标志着研究院正式迈向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江志斌汇报了研究院发展规划。

与会专家围绕智能管理的理论重塑与范式创新、智能管理的产业落地与标杆实践、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升级、智库功能与政策影响力的体系化建设、国际学术品牌与社会影响力塑造、创新组织与内部治理的机制突破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研究院未来的学术方向和战略布局凝聚了共识、指明了路径。

二十年来,董浩云智能管理与物流研究院始终秉承“开放、合作、创新、服务”的理念,根植中国实践,放眼全球前沿,持续推动管理科学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

面向未来,研究院将继续肩负新时代的学术使命与社会责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管理人才,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物流与管理科学高地。

二十载奋进,成就辉煌;新征程启航,智汇未来。董浩云智能管理与物流研究院将以新的姿态,续写新时代智能管理与物流创新的华章。

董浩云智能管理与物流研究院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薛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