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附属瑞金医院启幕 “科创未来,智领前沿” 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
118年前,瑞金医院的前身广慈医院奠基,以“广为慈善”为初心,播撒仁医大爱。百十八载岁月更迭,瑞金医院传承悬壶济世之精神,声名远扬,奋楫争先。10月13日,值118周年生日之际,瑞金医院隆重启幕 “科创未来,智领前沿” 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展现创新力量,引领医疗未来。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健康报社党委委员、总经理闫丽新,上海市科委副主任谢文澜莅临发布会。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原院长李宏为,瑞金医院原党委书记瞿介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瑞金医院党委书记胡伟国等院领导出席活动。活动由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致欢迎词。他提到,从广慈到瑞金,一代代瑞金人深耕不辍、薪火相传,始终以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持续服务和守护全球患者健康。当下,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刻重塑医学服务模式和医疗生态格局。我们正站在 “堡垒固守” 与 “变革突围” 的关键十字路口,若一味困守传统医疗模式的 “堡垒”,要么被技术浪潮击碎,要么在被动 “革命” 中历经行业阵痛。宁光院长强调,唯有主动敞开胸怀、主动拥抱变革,始终走在变革前沿,以新理念更新医疗认知、以新方法优化服务模式,将技术冲击下的 “革命” 转化为主动求变的发展“变革”,才能把挑战变为成长机遇。
宁光代表瑞金医院,向所有支持医院发展,共谋行业变革新篇、共筑优质医学生态的各级领导、兄弟医院、技术创新伙伴及媒体同仁致以诚挚谢意。他坚信,在变革浪潮中勇立潮头的瑞金医院未来必将更添辉煌,以更精湛的医术、更温暖的服务,为上海人民、全国人民乃至全球患者贡献瑞金坚实力量。
申康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在致辞中指出,到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临床发展、以临床需求引领科研创新,瑞金医院在118年发展中取得丰硕成果。赵丹丹代表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祝贺瑞金医院118周年华诞。他期望未来瑞金医院继续秉持仁慈之心,以善爱之情,在变革中不断实现突破,建设成为与国际顶尖医疗机构比肩的医学高地。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在致辞中指出,坚持创新引领,深耕AI辅助诊疗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让智慧医疗惠及更多患者;加强兼具临床能力、科研素养与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奚立峰对瑞金医院未来发展提出期望,他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向瑞金医院建院118周年表示祝贺,并表示上海交通大学会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推动瑞金在守护人民健康、医学进步中再创辉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在致辞中指出,瑞金医院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规模最大附属医院,始终走在中国医院创新发展的最前列。范先群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向瑞金医院全体医务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节日祝贺。他表示,作为最坚实的后盾和支撑,医学院将继续与瑞金医院共同推动前沿科技转化,为健康中国建设写下坚定有力的崭新篇章。
瑞金医院党委书记胡伟国以《人工智能为医学创新插上飞翔的翅膀》为主题,从融合多元算力、深耕算料治理、攻坚算法与大模型、拓展多元场景、布局产研融合五方面介绍瑞金医院“人工智能+”发展布局。他表示,人机协同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体现,未来将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医生精力,使医生更多聚焦于复杂决策、人文关怀与创新探索,共同驱动健康产业发展。
为构建开放、协同、安全的医疗AI生态,推动数据共享、模型共享,健康报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同发起成立医疗人工智能联盟。现场,与会嘉宾共同见证医疗人工智能联盟筹委会成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瑞金医院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毕宇芳介绍“RuiWatch Pro”联名智能健康手表。这款由瑞金医院携手上海表业共同打造的新一代智能健康监测设备,集监测、预警、一键呼救于一体,实时打通动态体征、静态病历与救治系统,实现感知、决策、交互智能体。腕间一瞬,即可链接云端瑞金,RuiWatch Pro的正式发布,正是我们对“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国家战略的转型实践。
“十四五”以来,恰逢“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建设的关键阶段,瑞金医院以创新为引领,在医学科研领域持续突破,累计收获1500件有效专利以与转化成果,生动诠释了瑞金医院紧扣临床痛点、精准回应临床需求的转化医学发展理念与创新实践路径。
现场,百川智能创始人、CEO王小川分享了他对通用人工智能的深邃洞察与百川AI医疗“为人类造医生,为生命建模型”的实践探索。
当天下午,《名师讲坛》特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院长沈祖尧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善林教授,共话 “AI+” 医疗健康发展主题。
沈祖尧教授以 “Responsible AI in Medicine” 为主题,指出负责任的 AI 核心在于预防并减少伤害,明确未来医疗 AI 的最佳路径是 “人机共驾”:AI辅佐、医生监督,协同优于单独其一。杨善林教授围绕 “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 展开分享,从大模型的科学技术基础、大模型在诊断中的应用、智能手术机器人研究、智能赋能医疗健康管理四方面阐述相关研究与实践。现场同步举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合作意向书签订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