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大学子获图计算大赛特等奖与最佳项目海报奖
近日,CCF体系结构专委(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公示了奖励名单,在“CCF SYS图计算系统设计大赛”中,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学院)蒋力老师、刘方鑫老师指导的IMPACT队伍(汪宗武、管陈洋等人)以《基于强化学习的向量图检索算法加速》获得特等奖,毕业生汪宗武以《ELAPSE:异构存内计算系统实现高效大语言模型加速》获得CCF SYS大会最佳项目海报奖。
【比赛介绍】
CCFSys 2025(第三届中国计算机系统大会)以 “系统芯基石,智算启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计算系统、大模型硬件加速等关键技术,还整合了国内体系结构领域权威的 ACA 年会;其评选的最佳项目海报奖,是针对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成果的核心荣誉,需满足创新性、落地性、领域契合度等高标准,代表学术界与产业界对成果的高度认可。
CCFSys 2025图计算系统设计大赛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赛事,旨在激发学生对于图计算系统结构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学习与图计算系统结构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发现和培养图计算相关领域的人才,设计更高效率的图计算系统结构来加速图应用。参赛者针对各类图计算应用场景,基于GPU、FPGA和ASIC等进行系统结构设计,作品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落地性。
了解更多详情:https://mp.weixin.qq.com/s/HD99_WAG6ANn51EFrfr_pQ
【项目简介】
《基于强化学习的向量图检索算法加速》项目中,团队直面大规模向量检索中的核心效率瓶颈,提出了一种深度融合图结构与哈希技术的创新算法框架。作品巧妙地将基于图的近似近邻搜索的高精度特性,与哈希方法的高效计算优势相结合,设计了一套强化学习训练机制。该机制不仅使生成的二进制哈希码能忠实保留原始高维空间中的复杂邻近关系,更能通过二进制汉明距离降大幅提升检索能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业界标准数据集上取得了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的检索精度(Recall@1),同时得益于哈希计算的高效率,检索速度相较于原图检索方法获得了显著提升,成功实现了精度、速度与存储开销之间的优异平衡。
《ELAPSE:异构存内计算系统实现高效大语言模型加速》项目针对大语言模型部署中的“内存墙”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异构存内计算架构ELAPSE,将ReRAM-IMC的高能效矩阵计算与DRAM-NMC的动态KV缓存处理能力深度融合,实现了静态与动态任务的高效协同。通过位稀疏优化与近内存注意力处理等关键技术,ELAPSE在保持模型精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能效与推理速度,展现出在长上下文与MOE场景下的强大潜力。ELAPSE验证了异构PIM架构在下一代AI系统中的重要价值,为推动大模型高效部署提供了系统级创新方案。
【参赛代表介绍】
汪宗武,202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期智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深度学习加速器架构。在 MICRO,ASPLOS、HPCA、TCAD、DAC 等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 CCF-A 类论文3篇,DATE最佳论文一篇。
管陈洋,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一年级博士生,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大模型加速等。曾获CCFSys图计算系统设计大赛特等奖、CCFSys2025最佳项目海报奖。
【指导老师介绍】
刘方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期智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体系架构与设计自动化、大模型加速、AI编译优化等。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HPCA、ISCA、MICRO、ASPLOS、DAC等领域顶级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CCF-A类30余篇,体系结构四大顶会11篇。主持国家、省部级以及华为、阿里、中兴、CCF-蚂蚁科研基金,CAAI-蚂蚁科研基金等纵横向课题。曾入选上海交大(首届)吴文俊人工智能博士项目,并担任上海交大“国智班”项目导师。研究成果入选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委40周年代表性成果、华为火花奖等,此外,荣获DATE 2022 最佳论文奖/最佳论文提名、CCFSys图计算系统设计大赛特等奖、CCFSys2025最佳项目海报奖、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优博奖、ACM 上海优博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CCF 体系结构优秀博士论文提名等荣誉。
蒋力,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博导。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长期开展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工作,紧抓云端 AI 芯片与智算系统的国产替代需求,取得了多方面创新成果。在国际期刊 IEEE/ACM Transactions(TPDS、TACO、TC、TVLSI 等),以及ISCA、MICRO、HPCA、ASPLOS、DAC、AAAI、ICCV 等知名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 140余篇,获得芯片设计知名国际会议DATE最佳论文奖2次(2022/2023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0项(含美国发明专利 1 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创中心·上海期智研究院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 余项。承担华为、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中兴通信等龙头科技企业横向课题20余项。长期担任 DAC、DATE等知名国际会议 TPC。以第一完成人获ACM上海新星奖(2018年),第二届CCF集成电路Early Career Award(2019年),以主要完成人获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突出贡献奖”(2021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芯片类)二等奖(2022年),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线上)(2023年),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024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2025年),CCF-CFTC40周年代表性成果奖(2025年)。担任Mindspore技术委员会委员,IET Computers & Digital Techniques,Integration the VLSI Journal等国际知名集成电路杂志编委,高等教育出版社人工智能实践系列课程与教材编委会委员。兼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通通信处理器实验室主任,通信处理器关键技术研究高级专家(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