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2025国家工业软件大会——“AI驱动的工业软件构造技术及实践”平行会议召开

2025国家工业软件大会于9月27日在浙江省宁波市盛大开幕。作为大会重要组成部分,由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主办的“AI驱动的工业软件构造技术及实践”平行会议于同日举行。本次平行会议围绕“算法模型-前沿技术-落地实践-生态推进”四大核心维度,汇聚了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领军企业的近80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智能模型、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工业软件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路径。

图片1.png

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蔡鸿明和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姚建国共同担任会议主席。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雷娜、商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汪敏、武汉大学教授何发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吴艳霞、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马彦军、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宽心受邀出席并作专题报告。

图片2.png

姚建国教授在开场发言中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重塑工业软件的开发范式与应用场景,本次会议旨在汇聚学界与产业界智慧,共同推动AI技术与工业软件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图片3.png

蔡鸿明教授在“工业软件的智能模型构建及实践”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智能驱动的工业软件架构思想,并分享了在实际工业场景中的工业软件构造架构与实践经验。

图片4.png

雷娜教授带来“大连理工大学网格生成引擎核心算法”的报告,重点介绍了自主研发的网格生成关键技术,突破复杂几何模型自动离散化的技术瓶颈,有效解决了工程仿真中的网格质量与效率问题。

微信图片_20250930212538_168_17.png

汪敏高级工程师在“中国商飞工业人工智能探索的过去、当下和未来”报告中,回顾了商飞在飞机设计、制造、运维全生命周期中应用AI技术的演进历程,并展望了航空工业智能化转型的新机遇与实施路线图。

图片6.png

何发智教授在“CAD工业软件智能核心WNHUCAD”报告中,介绍了团队自主研发的WHUCAD数据集,该数据集支持基于设计历史和参数化特征的编辑和重用,为CAD工业软件领域的深度学习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图片7.png

吴艳霞教授在“智能计算驱动的全栈式工业软件研发与人才培养”报告中深入探讨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工业软件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从“理论-技术-工程”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工业软件领域输送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新思路。

微信图片_20250930212728_170_17.jpg

马彦军高级工程师在“国产工业软件助力沪东中华数智化转型”报告中结合沪东中华公司在船舶制造过程中的真实案例,详细介绍了国产软件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环节的具体应用效果,展示了国产软件在支撑大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实际价值与推广前景。

09.png

王宽心高级工程师在“时序大模型驱动的工业智能体研究及应用实践”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基于大模型的工业时序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重点分享了该技术在流程工业优化控制、设备故障预测等场景的成功应用案例。

本次会议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有效促进了工业软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分享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为推进智能技术在设计制造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学院)
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