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李政道先生与上海”——博士后制度40周年纪念活动暨李政道研究所物理学与天文学博士后论坛举行

9月24日,由上海市人才工作局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校人力资源处和李政道研究所承办、李政道图书馆协办的“李政道先生与上海”——实施博士后制度40周年纪念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举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唐燕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卫东出席活动并致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主任王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工作局局长潘晓岗等出席纪念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925213504.jpg

微信图片_2025-09-25_213516_175.jpg

微信图片_2025-09-25_213510_538.jpg

2025年恰逢李政道先生百岁诞辰,也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四十周年的重要时刻。而中国博士后制度正是由李政道先生提议和推动设立,并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纪念活动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李政道研究所特别资助”项目正式发布。该项目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首次与高校开展联合资助,用于专项支持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培养聚焦最基本科学问题、潜心前沿科学探索、不断拓展科学知识边界的优秀博士后人才。

微信图片_2025-09-25_213521_761.jpg

微信图片_2025-09-25_213527_208.jpg

微信图片_2025-09-25_213532_010.jpg

活动现场,李政道先生长子、李政道图书馆馆长李中清教授向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人才工作局捐赠了李政道先生1983年首次向邓小平同志建言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书信手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批博士后陈和生围绕“李政道先生与中国博士后制度”作了主旨演讲。纪念活动后,李政道研究所还将举办为期三天的“以天之语,解物之道”物理学与天文学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来自全球近200名顶尖学者和优秀青年人才将参加活动。

1985年,在李政道先生的倡议下,中国博士后制度开始实施。40年来,博士后制度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制度。上海交通大学作为首批设站单位,历经40年逐步形成了具有交大特色的博士后培养模式。目前,学校共设立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理、工、生农医药、人文社科等学科,整体在站人数已达3100人。学校博士后在各类博士后计划项目、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和国自然青年基金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入选人数稳居全国和上海前列,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学校博士后队伍在“人才强校”主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博士后“人才蓄水池”作用,孕育拔尖创新青年人才,学校不断加强新时代博士后队伍建设,持续完善博士后管理机制,激发博士后科研活力和水平,旨在通过优秀的科研平台环境、良好的管理服务、丰厚的薪资待遇,吸纳汇聚更多青年优秀人才,助推博士后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人力资源处教师发展与培训中心
人力资源处教师发展与培训中心
韩双强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