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土耳其科奇大学校长一行到访上海交大
9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刘卫东会见土耳其科奇大学校长梅廷·斯蒂(Metin Sitti),双方在闵行校区开展座谈交流。座谈交流会由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创始院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杨广中主持。
刘卫东代表学校,向梅廷·斯蒂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上海交大在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刘卫东表示,土耳其在地理位置上横跨欧亚大陆,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中土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发展势头向好,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对于提升教育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科奇大学是土耳其顶尖高校,近年来国际声誉稳步提升,期待双方在师生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深化。
梅廷·斯蒂介绍科奇大学基本情况。科奇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建校以来,已从一所文理学院逐步发展为综合型高校。近年来,学校持续推动战略转型,致力于提升研究型大学特质,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比例。学校拥有土耳其排名第一的医学院,并新建转化医学大楼以强化科技基础设施。梅廷·斯蒂表示,希望以此次备忘录签署为契机,与上海交大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共同推动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为两国高等教育与医学研究发展注入新动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王茜介绍学校近期战略发展情况。上海交大聚焦关键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致力于培养交叉复合型科研领军人才。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技术发展为导向,扎实推进“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大零号湾”四大专项行动计划。学校现已与全球150余所高校建立伙伴关系,致力于推进建设多元融合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着力打造高水平国际科研平台,积极营造凝心聚力的国际化环境,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同仁医院院长马骏在发言中提到,在学校的整体布局下,医院与理科、工科开展了广泛合作,医院先后获批上海交大脊柱微创研究中心和多项医工交叉项目。,促进学者参与临床病例讨论、观摩手术操作,与医生探讨现有疾病诊断、治疗中的技术瓶颈和关键环节。马骏表示,期盼两校的学术科研合作成果能惠及临床,为患者提供更为前沿和创新的医疗服务,为人类健康贡献科技智慧。
刘卫东与梅廷·斯蒂现场共同签署了两校的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促进双边交流,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提供新机遇。
随后,梅廷·斯蒂参观了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的相关设施,并以“体内可操控微型医用机器人”为主题做第260期上海交通大学大师讲坛学术报告,吸引了校内200余位师生参加,现场氛围热烈。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同仁医院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