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全球第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学生获多个全球书法奖项

2025“国际中文日”举办之际,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中文联盟联合发起“来‘字’你的礼物——汉字的99种创意书写方式”主题视频征集活动。全球共72个国家的中文学习者、中国文化爱好者踊跃报名,积极参与。经过专业评审打分与网络投票综合评定,40份汉字创意书写视频作品脱颖而出,获得奖项。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周斌教授团队组织国际中文教育硕士、语言生共11位学生参与,8位学生获奖。在本次活动的40个奖项中,全球等第奖共20个(特等奖2位,一等奖3位,二等奖5位,三等奖10位),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共7人获等第奖,占等第奖比例35 %。在所有参与单位中,上海交通大学获奖数量居全球第一。

明亮(蒙古)获得特等奖

蓝诚(瑞典)获得一等奖

叶婉昕(俄罗斯)获得一等奖

欧美娜(西班牙)获得二等奖

西凯瑞(罗马尼亚)获得三等奖

积义一(日本)获得三等奖

张庆华(玻利维亚)获得三等奖

郑璎书(韩国)获得优秀视频制作奖

周斌、叶嘉沂、张晓彤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上海交通大学获得“优秀活动参与单位奖”

获得特等奖的明亮表示:“能够获得这一奖项,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很感谢交大人文学院为我们汉硕外国籍学生提供学习中国书画的机会,也由衷地感谢周斌、张晓彤两位老师,在汉字书法与传统文化方面给予我的精心指导与帮助,使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妙趣无穷。我希望自己砥砺前行,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汉字文化传播者,当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手中时,我能够尽己所能,善用所长,潜心践行‘传道、授业、解惑’,发挥自己的能量。”获得一等奖的蓝诚表示:“感谢国际中文日,让世界各地的汉语爱好者汇聚一堂。我认为练习书法是学习汉语的重要方法,它帮助我理解汉字书写过程的来龙去脉和审美规律,以及不同字体之间的演变关系。让我们学好汉语,拥抱中国,驰骋于汉字天地!”获得一等奖的叶婉昕表示:“获得这份荣誉,我深感荣幸。本次创作我希望展现中俄古老文明的连接,传递文化交融之美。这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创意书写实践,更是寄托着一种使命感——传播汉字智慧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祝愿每一位中文学习者在学习的旅程中边‘行’边‘悟’,启迪才智,共同担当起中华文明传播的责任。”

无标题.png

本次活动获奖学生相关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始终秉持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一流育人理念,以质量为目标、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具备多元文化视野和跨学科能力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近年来,学院开设《汉字书法与文化》等专业基础课,《中国书画》等专业选修课;组织“学术报告会”,定期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行业专家进行文化与艺术讲座,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视角和行业发展动向;举办中外学生书画习作展,充分发挥学生才艺,激发艺术潜能。学院中、外籍学生在国际重要赛事中屡获大奖。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并实践“国际中文教育+文化+艺术”融合性教育模式,为国际中文教育贡献独特的交大智慧,助力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

张晓彤
张晓彤
人文学院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