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召开2025年就业工作会议
7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就业工作会议在闵行校区学生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学生处处长丁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人力资源高级专家田勇,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2届博士校友、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建政,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副校长张兆国,党委副书记赵昕,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方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汪后继,校长助理、宣传部部长、校工会主席于朝阳,用人单位代表、各院系领导班子、教师代表、思政教师和辅导员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张兆国主持。
赵昕以“服务国家战略,回应时代需求——以高质量就业为牵引,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匹配度”为主题作学校就业工作报告,回顾近年来就业引导工作举措与具体成效,结合当前就业形势深入剖析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
大会表彰了2024年度就业引导名师。杨振斌为获奖教师颁奖。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朱仁传、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姚振强、电气工程学院朱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董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耿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古宏晨、航空航天学院战兴群、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朱启贵、凯原法学院王先林、教育学院刘莉等10位老师获奖。
大会颁发了就业质量卓越奖、就业质量优秀奖、就业工作特色奖,王浩、赵昕、方曦、汪后继、于朝阳和丁良为获奖老师和单位颁奖。
朱仁传作为导师代表发言。他认为,在研究生培养中,要锤炼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灵活的方法、务实专注的科研精神、持续不断的再学习能力;主张让学生们主动地发现和解决专业和行业中的真问题,锻炼系统性思维。同时,要形成一种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就业的氛围,引导同学们树立“与国同行”的使命担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丽珍以“扎根时代沃土 传承报国薪火”为主题,梳理学院就业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提出“统筹推进一盘棋、厘清工作一本账、织密行业一张网”的“三个一工程”,构建学院“党建/科研/校友+就业”工作模式,进一步强化就业引导,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沈丽丹以“全链条视角下文科就业引导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为主题,从文科生就业现状出发,探讨如何将文科优势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她认为,要着力锻造文科就业竞争力,坚定践行“一个都不能少”理念,持续完善全链条就业引导体系,助力每位学子在广阔舞台施展才华,在祖国需要处绽放青春。
张建政以“交大沃土,赋能未来——从交大学子到科技探索实践之路”为题,分享自己在机器人浪潮中从就业到创业的蜕变历程。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同志代表用人单位交流发言,对上海交大在国防人才培养和国防科研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欢迎上海交大学子投身祖国的航空事业,希望校企双方进一步加强人才共育共用共享,协同打造科技创新攻关联合体,以新型生产关系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
杨振斌作总结讲话。他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凡矢志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都是真正的人才。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树立对三十年后的校友成长发展负责的责任意识,着力引导学生立大志向、下苦功夫、上大舞台、做大贡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他表示,希望广大学子主动选择投身最能发挥自身价值的领域,在优秀团队中成为骨干力量,“做团体冠军队的主力队员”。他要求各学院的就业工作务必落实到每个学生,持续强化就业教育与思想引领,不断完善精准帮扶机制,将每一位毕业生输送到最适合、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去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