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著名党史研究专家龙平平教授做客上海交通大学
6月27日上午,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第三编研部主任,著名党史研究专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觉醒年代》《西北岁月》总编剧龙平平教授应邀做客上海交大,在闵行校区包玉刚图书馆515报告厅作《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解析》专题讲座。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院长张伟民、党委副书记常河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巍,以及各院系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张伟民主持。
文创学院院长张伟民主持
胡昊代表学校欢迎龙平平教授的到来。他表示,龙平平教授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将党的光辉历程、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融入文艺创作,不仅赢得了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热烈反响,更成为新时代“大思政课”的鲜活教材。作为一座跨越三个世纪的百年学府,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也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党团支部的高校之一。100年来,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洗礼中,交大的党团组织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旺盛的活力,团结带领青年学生投入一场又一场爱国运动和革命行动。胡昊殷切期望师生们能从龙教授的创作解析中汲取智慧力量,以革命先驱为榜样,进一步提升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将红色基因融入专业学习和创新实践,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为更好地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基因,龙平平教授向上海交大党团支部代表——文创学院硕士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陆梓月赠送了签名著作《觉醒年代》,并将珍贵的《觉醒年代》手稿赠予上海交通大学,胡昊代表学校郑重接受。上海交通大学回赠浓缩了跨越三个世纪辉煌历程的校史卷轴表达对龙平平教授的敬意。
在专题讲座中,龙平平教授以《觉醒年代》《西北岁月》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为例,从四个维度系统解析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要义。他首先探讨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是‘史’还是‘剧’”这一核心命题,强调创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升华。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龙教授指出重大历史事件必须严格遵循史实,而在人物塑造和细节上则可适度艺术加工。他以《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例,生动诠释了如何“让历史书上的人物活起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刻画,既展现革命先驱的伟大思想,又呈现其丰富的人性光辉。龙教授特别强调,优秀的历史题材作品要兼具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既要还原历史本真,又要引发当代观众共鸣,这要求创作者既要有深厚的历史素养,又须具备敏锐的时代洞察力。
现场互动中,师生们踊跃提问,就党史学习、文艺创作等话题与龙教授展开深入探讨,气氛热烈。
本次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办,既是文创学院“文创新世代”艺教融合思政课的重要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美育思政实践课”的创新探索。作为学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讲座旨在通过艺术与思政的深度融合,生动诠释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创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