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果交流会在上海交大举办
5月2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果交流会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举办。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奚立峰,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蔡国飙等领导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学生颁奖。
本届交流会以“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合,勇于创新”为主题,旨在通过搭建毕设成果展示平台、交流探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推动全国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实验实践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活动邀请到教育部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内相关高校、航空航天企业等单位的70余名专家担任评委,来自46所设立航空航天类专业的高校近500名师生参加。
交流会通过演讲展示、专家评审等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科研素养。活动现场展示了350项毕业设计,涵盖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智能飞行器技术、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等领域。学生通过实物模型、仿真演示等多种方式,系统阐述毕业设计项目的技术路线与创新价值。评委专家从理论创新、技术深度、应用价值等维度进行提问,并与学生展开深入探讨。
经过专家的综合评议,交流会最终评选出特等奖23项、一等奖43项、二等奖64项。在当天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梁国柱宣布了获奖名单。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师向阳和海军航空大学海航硕分别代表参会指导老师和学生发表感言。
奚立峰常务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强校际交流互动、促进行业互通互联,推动空天学科发展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他鼓励学子们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努力成为追逐梦想、勇于实践的航空航天优秀人才。
龚思怡院长表示,作为本次交流会的协办单位之一,上海电机学院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其中。希望借此平台,进一步增进同各高校的沟通协作,携手共商航空航天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与发展策略。
蔡国飙充分肯定了师生所展现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勉励学子们以此为起点,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夯实基础、勇于创新。回顾毕设成果交流会活动的六年发展历程,他指出交流会已成为我国航空航天本科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平台。并表示,教指委将持续推动高校之间以及校企之间的深度协作,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
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杨智春总结了活动筹备情况,向参与筹备工作的各单位、积极选派项目的高校以及精心指导支持的评委专家表示感谢,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航空航天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航空航天人才贡献力量。
全国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毕业设计成果交流会历经六届积淀,已成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品牌活动。这次在交大校园举办的第六届交流会,汇聚了上海地区多家高校共同参与,同时得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等单位的支持。活动为全国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生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也为专业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搭建了经验交流平台,同时也对强化校企联动、助力科研成果转化,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