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十六期“科技论剑”——“智探深蓝,装备赋能”深海科技论坛举办

2025年5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十六期“科技论剑”深海科技论坛在长兴海洋实验室举行。本次论坛以“智探深蓝,装备赋能”为主题,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主办,长兴海洋实验室、海底科学与划界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科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海底科学与划界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家彪,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兴海洋实验室负责人林忠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彭晓彤,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海洋机器人前沿技术中心主任俞建成,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席教授杨建民、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肖湘等出席,来自全校各单位的百余名师生参加论坛。

a51089e32ee1c49e343d0ab1611c7c7.png

林忠钦院士为本次论坛致辞。首先他代表长兴海洋实验室对各位参会者表示欢迎,他指出深海科技是推动资源开发、环境认知和安全保障的关键支撑。上海交通大学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发展,依托长兴海洋实验室、海底科学与划界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平台,致力于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贡献交大智慧。

532b22eb23ec270470a814027928201.png

李家彪作主旨报告《对新一代深海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的思考》。他指出深海和极地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从系统集成、智能感知、绿色作业等方面实现突破,提高深海极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发展新一代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

e6f1cf33eb194891176569c38b564fe.png

彭晓彤研究员分享了《深渊科学技术发展及展望》,系统回顾我国深渊科学发展脉络,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原位实验技术”和“深渊潜载采样技术”。

25abe427a78ddb6666b1e2c48e8341e.png

俞建成研究员分享了《深海海底自主勘查AUV技术》报告,讲述了相关领域的技术现状及其在深海探测中的应用突破。

9256bad5b684384488bf24cabf1acf9.png

论坛中进行了以“深海保护性开发”为主题的圆桌对话。林忠钦主持对话。李家彪、彭晓彤、俞建成、杨建民、肖湘等专家围绕“深海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低扰动探测与矿产开发技术”“国际规则参与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嘉宾们一致认为,应强化“产学研用”融合机制,推进深海装备标准化与国产化,构建中国主导的深海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2e2f70916483dc910f228ca9cda445d.png

与会专家学者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本次论坛在学术引领、装备支撑与战略思维等方面实现多维交汇,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学术界的使命担当。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将继续以长兴海洋实验室为依托,推动交叉创新、平台共建与成果转化,为我国深海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贡献力量。

海洋装备研究院科研办
海洋装备研究院
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