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纪录片《对话东盟》获第46届美国泰利电视奖两项金奖
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5月20日8点,美国泰利电视奖组委会官方发布,由外交部亚洲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司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学术支撑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对话东盟》分别荣获第46届美国泰利电视奖新闻视频和纪录片长片两项金奖。
美国泰利电视奖创立于1979年,有“美国电视界奥斯卡”之称,是表彰全球视频和电视节目的重要国际奖项。该奖项的评委团由200多位来自世界主流电视机构、制作公司、广告商的业内顶尖专家组成。2025年,泰利奖竞争相当激烈,组委会共收到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选送的1.3万多件作品,仅有不到10%的作品进入终评。
值得一提的是,《对话东盟》是本届泰利奖新闻视频类别金奖的唯一获奖者,也是中国主流媒体首次问鼎该奖项。今年纪录片长片类别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对话东盟》与美国PBS公共电视台、澳大利亚ABC News、半岛电视台、韩国KBS广播电视台等众多世界主流媒体选送的节目经过层层角逐,最终斩获金奖。
纪录片《对话东盟》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方针,站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以客观中立的立场,平和理性的语言,讲述了中国与东盟在过去三十余年间在各领域友好交往的感人故事。该片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的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新加坡规模最大的OTT网站MEWATCH覆盖东盟十国,又先后在亚太地区、北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区落地播出,海外媒体落地总计346家,视频内容海外媒体落地频道5个,总曝光量超220万次,观看量转化9.6万次,并且登陆CGTN、凤凰卫视,营造了良好的海内外舆论环境,向世界阐释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在《对话东盟》的创制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联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媒体与传播学院,以上海交通大学的“全球挑战计划”为基础,向节目输送丰富的中国—东盟交流实践案例。该片由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陈亦楠研究员担任首席专家、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剑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在纪录片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上海交通大学一批年轻的学者携手东盟当地青年,以思考和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为目标,自觉融入当地文化,通过脚踏实地的研究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例如,针对老挝血吸虫病,上海交大与当地师生进行实地田野调查,深入湄公河水域的岛屿,尝试设计并完善消除血吸虫病经验转化的可行性方案。又如,在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设立的第五年之际,《对话东盟》记录了获得该奖学金的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廖延洋,在故乡吉隆坡与中国同学们一起完成绿色环保社会调查的过程。廖延洋希望将在中国学习到的“碳中和”经验,运用到制定马来西亚未来的环境规划中。
此前,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合作创作出了诸如《东京审判》《亚太战争审判》等广受好评的纪录片作品。《对话东盟》无疑是双方在前期合作基础上的又一次合作共赢。今年,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还将陆续创制纪录片《精神的力量:上合在行动》和《追寻信仰之光》,并且联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纪录片《没有硝烟的战场:战后中国对日审判》。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发挥着记录文明、深化交流的特殊作用。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上海交通大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科艺融合和人文交流,期待未来能够持续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