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群英谱展”开幕式暨爱达・魔都号模型捐赠仪式在钱学森图书馆举行
2025年5月19日下午,“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群英谱展”开幕式暨爱达・魔都号模型捐赠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民盟中央原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张圣坤,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安胜,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汪后继,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国产大型邮轮项目现场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刚,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张学辉,民盟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汪皓俊等70余人参加活动。开幕式由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张勇主持。
张安胜在致辞中指出,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的成功建造与运营,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能够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以及大型邮轮的国家,彰显了我国在高端船舶制造领域的综合实力。张安胜向奋斗在邮轮建造和技术攻坚一线的外高桥造船团队致以崇高敬意,对总设计师陈刚校友的专业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外高桥造船的捐赠为我校船舶工程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案例,将激励学校培育更多契合海洋强国、制造强国战略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他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推动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助力我国从船舶制造大国向强国迈进。
陈刚在致辞中详细回顾了国产大型邮轮项目历经8年科研攻关以及5年设计建造周期,项目团队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邮轮的交付运营的发展历程。截至目前,爱达・魔都号已完成进出境41艘次,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推崇与好评。陈刚感谢母校的培养以及在人才输送方面的有力支撑、在产学研合作上的深度协同。期望继续深化企校合作,在船舶海洋工程领域前沿技术研究、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他指出,此次展览选址钱学森图书馆,不仅是对邮轮建造奋斗者的致敬,更是借助这一平台,弘扬科学家精神、工程师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更多从业者投身于高端装备制造事业。
捐赠仪式上,陈刚代表外高桥船厂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了一艘3米爱达・魔都号模型。该模型严格按照实船标准打造,精细呈现了邮轮的外观造型、内部结构以及关键设备等细节,具有极高的展示与珍藏价值。张安胜代表学校接收捐赠,并向陈刚颁发捐赠证书。在热烈的掌声和共同见证下,陈刚、张圣坤、张安胜、胡昊、汪后继、汪皓俊等为模型揭幕。
在活动中,还举行了赠书环节,《邮轮中国》主编张圣坤向陈刚及嘉宾代表赠送新出版的《邮轮中国》第6辑。交大民盟抓住国家战略机遇开创邮轮科普书籍先河,2018年发起创办《邮轮中国》连续出版物,为中国邮轮业发展持续助力和履职建言,展现了交大民盟在普及和传播邮轮文化,助力中国邮轮业发展的使命担当。
随后,嘉宾们一同参观了“国产大型邮轮工程群英谱展”以及钱学森图书馆基本陈列。“国产大型邮轮工程群英谱展”从邮轮工程设计研发、船体建造、机电设备安装调试、项目管理等多个专业维度,系统展现了造船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为实现“建造我们自己的邮轮”而奋力拼搏的历程,生动诠释了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坚定信念以及产业报国的情怀。
钱学森图书馆基本陈列回顾了钱学森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卓越贡献,展示了以钱学森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爱国情怀。这种精神与邮轮建造过程中体现出的奋斗精神相互呼应,让来宾深刻感受到科技强国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参加开幕式和捐赠活动的还有,我校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周薇,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高磊,民盟上海市委原宣传部长王海波,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邱羚,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战略管理部主任曹阳,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绿色工业节能分会会长沈忠民,宁波市旅游推广大使德国友人Eckhard M Goessl以及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邮轮相关行业嘉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