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首期上海交通大学期刊运营管理人员职业赋能高级研修班正式启航

2025年5月9日,首期上海交通大学期刊运营管理人员职业赋能高级研修班开班典礼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铁生馆盛大启幕。本次研修班由上海市期刊协会指导,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协办,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及知名期刊的三十余名期刊主编、骨干及行业领军人物,共同探索新时代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图片1.jpg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处长陈琳琳为典礼致辞。她对研修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热烈祝贺,并强调期刊行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阵地,需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提升国际传播力与学术影响力。陈琳琳充分肯定研修班的前瞻性布局,她指出,研修班恰逢“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布局之际,上海交大依托学术出版领域的实践积累,组织开展本次研修活动,期望能为学术期刊建设培养更多前沿性人才,打造期刊人才职业赋能标杆平台。

图片2.jpg

上海市期刊协会会长王兴康作动员讲话。他深入分析了当前期刊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研修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以协同共享破解资源壁垒,构建行业发展共同体。二是以创新驱动突破发展瓶颈,激活期刊内生动力。三是以人才强基筑牢发展根基,培育新时代办刊铁军。王兴康鼓励学员们充分利用研修平台,以本次学习为新起点,把个人成长融入期刊强国建设大局,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实践中检验真知,为期刊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3.jpg

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副主任蔡云泽作为班主任作研修班培养方案介绍。她表示,培训班设置数字化转型、AI应用、学术传播等前沿模块,致力于促进学员深入理解和掌握现代期刊运营先进理念与方法,力争培养“可引领、可实操、可持续”的办刊人才。研修班特聘学界业界权威专家担任学员导师,为学员们带来前沿知识与实战经验。本期学员97%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高级职称占比超三分之一,学科领域广泛,真正实现了跨学科交叉与产学研融合。

图片4.jpg

典礼现场,陈琳琳为研修班授旗,象征学术使命的传承与开拓。全体学员佩戴专属学员卡,在掌声中正式成为“交大期刊高级研修大家庭”的一员。

图片5.jpg

山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代理),山西医学期刊社社长朱瑞芳教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时谈到,本次研修班汇集全国各地的优秀同行,提供了交流经验、互相学习的宝贵机会。她将认真学习课程内容,积极参与探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科技期刊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6.jpg

研修班专业导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东壁科技数据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吴登生表示,将把数据领域的经验和见解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学员们,他期望各位学员运用数据赋能期刊发展的同时,始终牢记期刊人的学术初心,让技术进步服务于学术知识传播。

图片7.jpg

开班首日,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长、《新闻大学》常务副主编朱春阳讲授开班金课“重新发现数字社会中的媒体价值”,深入探讨主流媒体在算法时代重塑话语权的创新路径。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主任助理潘飞作题为“从单刊突破到营造刊群生态”的报告,系统阐述了学术期刊由单一品牌打造到集群化发展的战略转型策略。

111.jpg

上海交通大学UTJS资深培训师杨毅军带领学员们开展团队破冰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办刊全流程模拟、期刊情景剧演练等创新形式,让学员在实战中深刻体悟目标管理、资源整合对于提升办刊效能的关键作用。

222.jpg

次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员刘筱敏以“基于引文网络的CSCD案例”为题进行授课,深度复盘评价指标设置背后的科学逻辑,为期刊精准把握评价体系与应用方向提供参考。南京农业大学英文期刊编辑部主任尹欢从编辑团队高效协作的角度,现场演示了智能协同办公系统在提升出版时效、优化质量控制中的良好表现。

333.jpg

下午,研修班开展了首次“期刊进名企”活动,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经理杨蕾、新媒体部部长邓迎、新媒体部副部长吕璇带领学员们参观了中国激光杂志社,邓迎就中国激光杂志社刊群发展概况、融媒体建设、专业学科刊群建设、AIGC融入学术出版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学员们围绕一流期刊资源整合与内容定位、平台协同与管理效能、内容创新与品牌战略、技术赋能与资源管理等调研主题进行交流研讨,探索了期刊集约集群化发展实践经验。

图片14111.jpg

2.jpg

123445.jpg

以学术之名聚势,以创新之力破局。作为上海交通大学首个聚焦期刊运营管理的高级研修项目,本期研修班不仅搭建了跨领域交流平台,更创新设置“AI应用导师+专业导师”双导师制、期刊发展疑难复杂案例金点子大赛、“期刊进名企”调研等活动机制,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学员职业发展注入新势能。

学术期刊是科技创新链上的关键一环,期刊人才是推动这一环节提质增效的核心力量。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出版高地,离不开一支懂学术、懂出版、懂技术、懂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期刊中心将践行以人才为抓手、以培训为路径、以实战为导向的理念,持续探索为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的可行性路径。

孙文礼
期刊中心
王加振
钱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