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与杨浦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与杨浦区人民政府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文博楼会议中心举行。杨浦区委书记薛侃,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丽萍,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方,副区长刘晋元,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副校长蒋兴浩、曾小勤,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方曦,以及杨浦区相关委办局、上海交大有关部门院系负责同志参加活动。签约仪式由曾小勤主持。
周海鹰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和杨浦区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内容。他表示,本次区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区校资源禀赋优势,聚焦核心重点领域,深化合作机制,为共同推动区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人民城市理念最佳实践地,创新“高校智库+社会实践”模式,推进基层实践和治理创新;聚焦创新驱动,协同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强资源共享,合力推进基础教育和医疗改革,全力打造基础教育新标杆,全面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学科竞争力;携手共育共用,加强人才引育保障合作,持续优化人才“引育留用”生态链,吸引更多交大人才在杨浦集聚发展。
丁奎岭介绍学校发展情况和区校合作相关内容。他指出,杨浦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始终是上海交大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此次签约,标志着区校合作迈上新台阶。双方将探索共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推进和产业升级,让学校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医疗装备等领域的尖端成果,与杨浦丰富的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多元科技金融生态圈,引导“交大系”创投资本资源向区域重点产业集聚,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与杨浦在基础教育、医疗服务等民生领域的深度合作,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实践探索,共同提升区域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民生保障水平。
在薛侃、周海鹰、杨振斌、丁奎岭等共同见证下,刘晋元、蒋兴浩签署《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围绕党建引领、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科技金融、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城市更新、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构建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与“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协同创新网络,共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服务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
薛侃指出,杨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源远流长,面向未来,希望双方共推全域创新,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化创新要素供给,不断强化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构建开放融合创新生态,并肩担当“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重大使命。希望双方共建人民城市,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提供更高水平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共同绘就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崭新画卷,携手践行“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的殷殷嘱托。希望双方深化完善务实合作新机制,持续健全项目推进机制、深化党建联建机制、拓展干部交流机制,共同书写“区校联动、党建联建”的全新篇章。
杨振斌对杨浦区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杨浦是上海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发地,更是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地。杨浦区所秉持的开放品格、所激扬的创新精神,与上海交大“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价值追求高度契合,为此次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期待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科技惠民、文化润心、治理增效等领域探索新路径,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民生改善的实绩,将基层经验提炼为理论创新的养分,共同书写大学与城区共谋发展、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时代答卷。
签约前,杨浦区来宾一行参观了上海交大校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