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外语赋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项目启动仪式暨AI+青少年全球胜任力提升研讨会召开
5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外语赋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项目启动仪式暨AI+青少年全球胜任力提升研讨会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图书信息楼九楼报告厅召开,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大思政课”精品项目,本次会议旨在充分汇聚科教资源,凝聚社会力量,打造贯通式培养新范式,提升AI时代青少年的全球胜任力。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中国日报社上海分社社长徐晓民;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赵昕,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基础教育办主任王琳媛,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凯,学生处副处长葛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校区党总支书记、交中闵分执行校长、交大二附中执行校长范红凤,基础教育办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常务副校长吴海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长王叶婷以及中小学英语教师代表;中福会少年宫副主任郑思晨;外国语学院院长尚必武、党委书记朱一凡及学院领导班子,校内相关部门同志等出席会议。
赵昕代表学校致辞。他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他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外语赋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项目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以思政教育为引领,以外语赋能为抓手,不仅是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他对本次活动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思政育人模式;二是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全球胜任力;三是推动融合发展,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推动形成协同育人的全新格局,共同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中国日报社向上海交通大学赠送《百名摄影师聚焦新时代》大型摄影纪实作品。
朱一凡详细介绍了AI赋能外语教育青少年全球胜任力提升计划。她表示,外国语学院将立足学科专业、专业师资、智能外语等资源集聚优势,携手中福会少年宫、交大附属学校等单位,聚焦提升青少年全球胜任力,围绕深化育人机制,以推动AI+外语教学、以赛育人、行业实践等方式,共同探索通过外语教育推动大中小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尚必武为中福会少年宫副主任郑思晨颁发行业导师聘书。
胡昊、王琳媛、尚必武共同为“大思政课”精品项目共建单位授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项目高质量落地实施。
在交流研讨环节,专家们围绕项目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王浩以“寓传播于大思政,预热未来全球胜任力培养”为题传授经验做法;外国语学院郇昌鹏教授深入剖析“AI赋能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中福会少年宫活动指导老师楚玉莹介绍了上海市青少年“全球胜任力”英语演讲赛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校区党总支书记、交中闵分执行校长、交大二附中执行校长范红凤,基础教育办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常务副校长吴海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长王叶婷等作为共建单位代表发言,表达了积极参与项目、共同培育新时代人才的决心与期待。
胡昊作总结讲话,对项目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鼓励各方携手共进,以外语赋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项目为契机,共同探索教育新模式,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更多的创新路径,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少年贡献力量,确保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会后,在图书信息楼八楼报告厅,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以“解锁全球胜任力的国际传播密码”为题,作上海交通大学第九期“全球胜任力”专题报告会。上海交通大学及附属学校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学生代表等一百余人参加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