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大医学院24项成果获2024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
近日,2024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获奖名单揭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以第一完成单位身份共有24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
获奖项目名单
(按照项目名称拼音首字母排序)
一等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新策略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瑞金医院
主要完成人:赵 强、朱云鹏、叶晓峰、王 哲、周 密、李海涛、裘佳培、杨 溢、朱嘉希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保持桥血管通畅是保证手术远期疗效的关键。瑞金医院心脏外科赵强团队牵头DACAB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明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新策略可以显著提升静脉桥血管通畅率(2018年发表于JAMA),延长5年随访(DACAB-FE研究),进一步证实该新策略可以转化为临床获益,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2024发表于BMJ)。同时,系列子研究还发现该治疗新策略,在非体外循环搭桥患者获益更显著,而且不受基础血脂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提出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及质子泵抑制剂使用降低消化道损伤,药物基因筛查优化个体化治疗。该系列研究形成了冠状动脉搭桥抗栓诊疗体系,制定10部中国专家共识,应用于国内90%以上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至93%。也为国际指南提供了强烈的中国循证依据,改写了美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和欧洲慢性冠脉综合症管理指南等5部,使中国心血管循证医学研究登上国际舞台。
静脉血栓栓塞症综合防治的“上海方案”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瑞金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瞿介明、陆 勇、侯旭敏、黄晓燕、王学锋、符伟国、季颖群、陆清声、史振宇、张 驰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首要原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在上海医院协会支持下牵头建立了109家医院参与的上海VTE防治联盟,已初步建立覆盖全市的VTE质量控制网络。课题组围绕VTE诊疗难点,从筛查评估入手,建立了院内VTE信息化闭环管理体系,在250余家医院推广。通过建立易栓症“智慧”筛查和诊断体系和完善危重VTE阶梯化治疗方案,显著提升了重症VTE救治成功率。近五年来课题组发布了12项专家共识和上海防治白皮书,引领开展了10项多中心研究项目。上海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患者VTE适当预防率、救治成功率和筛查评估率等关键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上海特色的“科研引领、智慧赋能、全域协同”的VTE防治新模式为“健康中国”贡献了上海经验。
临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致病机制及诊疗新策略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仁济医院
主要完成人:李 敏、刘 倩、何 磊、汪 骅、王亚楠、简 颖、王鹏飞、马硝惟、秦娟秀、吕慧颖
该项目第一完成人李敏教授作为检验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十多年来紧紧围绕临床重要病原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防诊控”瓶颈问题开展系统性的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产出了一批原创性成果:(1)揭示了中国MRSA流行特征及致病关键分子标志物,为制定中国MRSA感染防控指南提供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和可靠分子标志物;(2)明确了宿主共生菌清除MRSA定植感染新机制;(3)建立了靶向MRSA等精确诊断创新技术平台并被临床推广和形成行业共识;(4)开发了靶向MRSA等精准治疗新策略,显著提升我国MRSA感染“防诊控”水平。成果在Nat Med、Cell Host Microbe、Nat Microbiol等发表,多次被Nat Med等专题评述;执笔制定行业规范共识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并实现成果转化800万元;主编本科生研究生教材等4部。组织新技术培训2000多人次,新技术在全国50多家研究单位及医院推广应用。
二等奖
宫颈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与微创手术新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主要完成人:王玉东、李玉宏、曹 丹、徐 晨、王 晶、吴 丹、袁江静
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和促成骨的多功能碳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沈龙祥、耿弼江、王 洋、施文彦、殷俊辉、苏 琰、潘登余
男性不育症超声规范化检查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仁济医院
主要完成人:姜立新、李凤华、张时君、杜 晶、李红丽、许 丽、黄 瑛
皮肤免疫性疾病新靶点的研究及转化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主要完成人:王宏林、楼方舟、孙 洋、王之凯、蔡晓洁、白 晶、周 宏
强迫症新型诊疗技术的创新研究及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等
主要完成人:王振、史栋栋、范青、王征、熊志奇、林关宁、翟荣伟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精准“筛查治”体系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新华医院
主要完成人:杨军林、黄紫房、杨靖凡、隋文渊、邓耀龙、陈 坚、邵谢祥
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适宜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新华医院
主要完成人:杜 青、陈 楠、周 璇、梁菊萍、李 欣、于虹、靳梦蝶
胃癌多模式精准诊疗体系关键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主要完成人:黄 陈、丁 琛、臧 潞、张子臻、嵩汉坤、李继坤、孙莲慧
胃食管反流病内镜下微创针织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万 荣、蒋巍亮、邹多武、陈胜良、夏金雁、程志远
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再平衡策略及改善心室重构的创新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瑞金医院
主要完成人:金 玮、邱泽平、陈燕佳、华 沙、黄凡翼、王芝嫣、杨文波
三等奖
多维影像评估体系导向的胃癌全程管理治疗新策略及临床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瑞金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张 俊、张 欢、周尘飞、计 骏、石博文
儿童罕见病辅助诊断系统及专病库的建立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儿童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于广军、吕 晖、赵婷婷、吴胜男、张 浩
股骨颈骨折防治一体化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贾伟涛、杜大江、陈圣宝、施慧鹏、殷吉旻
基于学科人才画像分析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的创建与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仁济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杨晓秋、陈建俞、杨 帆、庄建辉、陈福民
基于血管再生和保护机制的男性下尿路和性功能康复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仁济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卢慕峻、吕向国、陈仕艳、肖冬冬、王宝秀
甲状腺疾病科普丛书与网络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等
主要完成人:费 健、顾建华、沈东杰、袁建明、赵艳娜
康复机器人有效衔接临床应用的关键技术及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瑞金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谢 青、牛传欣、王继先、崔立军、纵 亚
立足区域医疗中心的基层全科医生序贯式职后培训体系构建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同仁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徐仲卿、施丹丹、范晓彧、马 骏、王 洁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腔内治疗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仁济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张 岚、黄 辉、叶 猛、薛冠华、张纪蔚
OVCF椎体强化关键技术改进策略及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建立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同仁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徐 炜、叶晓健、李志鲲、崔文国、徐又佳
以生理性起搏为核心的心力衰竭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附属胸科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李若谷、黄婧娟、张魏巍、王忠凯、巨鹏亮
上海医学科技奖是由上海市医学会设立,面向本市医药卫生行业的科学技术奖项。自2002年设立至今,上海医学科技奖致力于引领医学科技创新发展,营造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褒扬先进的氛围,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上海医学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推广普及先进医学科学技术、促进本市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本市乃至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