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2025年全国“青马工程”科技班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

近日,2025年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科技班(以下简称“科技班”)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自4月11日开班后,开展为期一周的在沪集中学习活动。共青团中央相关部门同志全程跟班,团中央组织部部长李迪、团中央统战部部长赵博、团上海市委书记上官剑等分别出席科技班在沪集中学习相关活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为学员讲授第一课,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出席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开班式和结课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赵昕主持相关主题授课。

“青马工程”科技班由共青团中央组织部联合统战部组织实施,培养周期为一年,其后还将设置5年跟踪培养期。项目将通过导师辅导、日常联系、人才扶持、培养举荐等机制,培养一批能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的青年骨干。上海交通大学作为联合培养单位,连续第二年开展科技班第一阶段集中学习活动,会同相关单位多次研讨,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核心,以确保高质量课程内容、提供高质量交流平台、注重高质量跟踪培养三个维度有序开展学习培养工作。

4月11日上午,团中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班2025年度开班式。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唐志宇作为“青马工程”实施单位代表发言。开班式前,顾锋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向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班学员表示热烈欢迎。

一.jpg

二.jpg

三.jpg

四.jpg

理论学习:践行科研报国使命,院士专家组成授课天团

培训期间,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家华,李政道研究所特聘学者、物理与天文学院特聘教授郑浩,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邓海啸等一批专家组成“授课天团”,轮流开讲,与学员们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引导学员开展既瞄准科技前沿又支撑国家战略的“顶天立地”研究,为培育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提供人才支撑。

现场教学:聚焦战略前沿攻关,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培训期间安排多个处于产学研最前沿的现场教学环节,组织学员实地探访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精选具有示范效应的师生联合创业项目,助力学员们了解产学研转化的最新实践探索。

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盛鑫军,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器建设处副处长梁冰等先后为学员讲授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相关情况,并就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上海经验和交大经验作介绍。

五.jpg

六.jpg

七.jpg

八.jpg

九.jpg

十.jpg

十一.jpg

十二.jpg

十三.jpg

十四.jpg

学员们先后来到“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张江科学城和上海佘山天文台,并参访了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大零号湾专项办主任柳宁介绍了“大零号湾”整体建设情况。在张江科学城,学员们参观了上海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成果。在佘山天文台,学员们感悟叶叔华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学员们还走访了徐汇西岸智塔等青年发展型街区、社区,了解上海为科研人才安居乐居所提供的保障服务。

十五.jpg

十六.jpg

十七.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交流研讨:聚焦新质生产力,构建协同创新双引擎

培训依托分组交流、主题汇报等环节,搭建协同创新双管齐下的交流平台,鼓励学员们挺进学术前沿阵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壁垒,聚力突破高端化、精密化、尖端化科研瓶颈,实现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学突破。

科技班学员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大讨论。讨论会上,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按技术领域分组,围绕本领域科技发展情况积极发言,分享了各自在科技创新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围绕如何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实现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展开了深入讨论。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培训期间,学员集体参观中共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感悟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

26.jpg

27.jpg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肖贵玉为学员们介绍了上海先导产业与重大装备的率先突破,团中央统战部部长赵博带领学员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培训班还为学员准备了习近平同志《论党的青年工作》等自学材料。

28.jpg

29.jpg

科技班还通过线上“青马学员说”拼盘课的形式与“青马工程”全国班其他班次学员展开充分交流,践行青马工程“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带动、影响身边青年,投身到各个领域火热的社会实践中。

30.jpg

“一周交大行,一生交大情”

科技班集中学习期间,学员走进跨越三个世纪的徐汇校区,聆听上海交通大学“爱国主义一条路”的红色故事;集体参访学校校史馆,了解交大历经129载的厚重历史;集体参观钱学森图书馆,感悟“两弹一星”元勋的科学家精神与家国情怀。在各学院工作组引导下,参访部分学院楼宇和实验室,深度体验交大校园文化。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4月16日下午,科技班第一阶段集中学习结课式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学生中心举行,唐志宇作集中学习小结,顾锋为学员颁发第一阶段集中学习结课证书。李迪作结课式总结讲话,他对团上海市委和上海交通大学为本次培训顺利开展提供的坚实保障与全方位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科技班作为共青团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金字塔顶端项目,将从铸魂、育才、托举等方面做好学员培养工作,希望各位学员能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35.jpg

36.jpg

37.jpg

集中学习结束后,学员们纷纷感谢团中央、团上海市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在集中学习期间的精心安排和贴心服务,深切感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一所百年学府的深厚底蕴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科技实力,表示将以本期集中培训为起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在各自科研领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实绩,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勇攀科研高峰。

38.jpg

39.jpg

40.jpg

下一步,上海交通大学将配合团中央、团上海市委做好科技班培训的后半篇文章,通过建立长效联络机制,加强与科技班学员的联系,探索构建学员与上海、与交大的合作模式,共同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益友
校团委
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