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1986级校友毕业35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青春不毕业,再叙思源情。4月19日下午,“你好,1986”上海交通大学1986级校友毕业35周年纪念活动在徐汇校区文治堂举行。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原党委书记王宗光,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安胜,原党委副书记蒋秀明、潘永华和时任教师代表、机关部处和院系代表与从各地回校的700余名1986级校友欢聚一堂,重温青春岁月,共叙思源情谊。

杨振斌向返校参加活动的校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积极筹备和鼎力支持此次活动的校友们表示感谢。他指出,一所完整的大学是由在校的全体师生和毕业的广大校友共同组成的,校友对社会的贡献度是大学美誉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交通大学引领中国高校改革之先,作为这一时代的亲历者,1986 级校友们传承交大精神,在各自的领域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出色的成绩和突出的贡献让母校引以为傲。杨振斌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国际声誉、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期盼校友们继续关心和支持母校,邀请校友们明年再聚东海之滨,共同纪念母校建校130周年。

胡薇薇以《思源致远,奋楫争先》为题作校情报告,从办学格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发展战略、校友工作等方面介绍近年来学校建设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她感谢1986级校友始终心系母校,通过“1986级毕业35周年纪念基金”“电力九零校友爱心基金”“物理系86基金”等各类捐赠项目,长期支持母校及校友工作。胡薇薇希望校友们积极参与母校未来布局与发展战略,推动实现校友与母校共同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李文友作为毕业35周年纪念活动筹备组校友代表发言。他深情回顾了此次纪念活动历时6年的筹备过程,感谢校友们对活动的鼎力支持,呼吁大家珍惜相聚时光,赓续交大精神,为母校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讲席教授、1986级校友,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作分享交流。他回顾了自己从交大起步的学术之路和赴美读博的求学历程,表示是母校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和终身受益的思维方式,也是母校的教导指引自己学成报国。衷心希望同学们与母校携手并进,为母校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张安胜为筹备组热心骨干校友代表罗坚、谭明铭、隋斌、张泉泓、李文友、陈建忠、徐骢、张源等颁发感谢状,感谢返校筹备组的辛勤付出和1986级校友集体对母校教育事业的鼎力支持。

饮水思源,师恩难忘。校友代表满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向出席本次大会的30余位时任教师献上鲜花,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教诲,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

王宗光作为时任教师代表,深情回忆了师生朝夕相伴、共创辉煌的校园时光。她表示,母校的大门永远向大家敞开,这份母校情、师生情、同窗情永不褪色。希望大家一如既往支持母校,为母校发展注入新活力,期待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16161班校友罗坚、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261班校友竺云龙、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2161班校友范晓武带来80年代校园歌曲串烧;青春不毕业(上海)校友合唱团演唱80年代经典流行歌曲;青春不毕业(上海)校友合唱团与青春不毕业(北京)校友合唱团联袂带来经典歌曲串烧。《海阔天空》《军港之夜》等经典曲目引发全场共鸣,梦回80年代,致敬青春岁月。在全场合唱的《吾友南洋》和《上海交通大学校歌》的悠扬歌声中,纪念大会圆满落幕。

张源校友捐赠签约仪式同日举行。杨振斌代表母校向张源颁发捐赠证书及感谢状。张源校友的捐赠,将支持校友工作发展和建校130周年相关校友返校和品牌活动,助力校友工作迈上新台阶。

活动当天,校友们在红太阳广场纪念碑前合影留念,全天也通过班级聚会、怀旧午餐、校园漫步等各种形式畅叙母校情、师生情和同窗情。

高宁、赵若冰
校友总会办公室
高宁